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看得见的传统村落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拍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闽西山区的某村, 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具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的古村落。在过去很长时期内,该村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无人看管、自生自灭、干部对古村落漠视、群众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资金缺乏、旅游设施落后等问题。许多村民认为,几百年的老房子了,居住条件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拆旧房建新居。古村落的保护与村民要求改善生活条件产生了矛盾。
近几年,全国兴起了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热潮。当地政府意识到,必须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开展对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防止过度开发。他们在村民中宣讲保护古村落的重大意义,在学校进行乡土民俗教育,增强了民众的保护意识。同时从政策和投入上加大力度,统一规划,落实权益,维修文物,科学整治,恢复古村旧貌,鼓励和支持群众在远离古民居的新村建筑新居。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古村落一梁一柱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正绽放新的活力。
(1)结合材料,说明该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的?(10分)
(2)人们对古村落和传统文化的态度的变化是如何体现认识论观点的?(12分)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了2014年经济工作,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材料一:这次大会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要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强化舆论引导工作。
材料二:经济发展,产业是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推进潍坊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潍坊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奋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快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进程。作为制造业大市,
潍坊市在推动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着力科技创新,引导集群发展,传统新兴并举,发力品牌创建,打造高端产品,突破高端市场,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在国内外站稳脚跟的品牌产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对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潍坊市的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更好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2月4日,13亿中国人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让法治信仰蓬勃发展。这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等。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根据材料阐述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应该如何践行宪法实施的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2014年浙江省在投资、消费、进出口方面的运行情况
年份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进出口总额 (美元) |
2012年 |
17096 |
13546 |
3122.4 |
2013年 |
20194 |
15138 |
3358 |
2014年 |
23555 |
16905 |
3551 |
材料二:2014年是我国和浙江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不断出现新矛盾、新问题,从而倒逼我们坚持探索新路子、新政策的一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为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投资结构向服务业和民生领域调整;加快城乡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行业结构向现代、高端方向调整。
材料三:2014年12月9—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浙江省委、省政府是如何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运动与静止的知识,分析2015年经济工作“不变”与“变”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无须沉湎宏大叙事,无须空谈根本解决,无须凌空蹈虚,中国不是别的什么,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酌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为“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提几点建议。
(3)结合材料,就微公益活动的开展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15个字以内。
我国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主要国家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
注: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7%;2014年我国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为7%。
材料二:2015年我国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材料三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简捷方便,使人们更加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通过网络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市民的生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互联网+”行动计划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