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的中日关系】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2015年4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推出《重读抗战家书》系列节目,通过诵读家书祭奠抗战英烈,让新时期的中华儿女感受民族抗战志士不屈的爱国情怀与铮铮铁骨。湖北阳新潘涛写给妻子的家书首度公开,与抗日英烈左权、赵一曼、张自忠、蔡炳炎、郝梦龄、戴安澜的家书一起被深情诵读。1940年2月,阳新小伙子潘涛率领一支新四军游击队急赴抗日前线,过家门而不入。在给妻子贾春英的家书中,他写道:国无宁日,谈何家全?抗战胜利之日,就是我返家之时。
材料三:1945年8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
请回答: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1分)
(2)你从阳新小伙子潘涛的家书中读到了一种什么精神?(1分)这一年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其中在华北地区中国军队发动了什么战役? (1分)
(3)材料三中《新华日报》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社论?(1分) 社论为什么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建交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钓鱼岛问题的升级让中国人更加关注大洋彼岸的日本,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张华看中央电视台栏目《大国崛起》——日本的解说词摘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他一起探究下列有关问题。(10分)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 日本曾多次“弃旧图新”,7世纪中期曾向中国学习进行一次改革,促进了日本的进步,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
(2) 19世纪60年代日本又一次的“弃旧图新”,请问这是什么事件?这次“弃旧图新”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 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的统治进一步得到加强与巩固,请举出在此期间中出现的改革和革命各一个。(不包括日本)
(4)日本的两次“弃旧图新”都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你谈谈这两次改革对我们中国梦的实现有什么借鉴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宣言指出: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 与大不列颠王国之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2)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
(3)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军队或维持常备军。(以上材料摘自九年级上册历史)
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三部资产阶级文献?
(2)材料二由何种机构通过和发表的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
(3)联系所学内容,想一想材料三法律条文的颁布,目的是为了什么?
(4)您最认同材料三中的哪一个观点,并说出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2012年,我国 20 个省市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用电紧张情况,进入冬季有17个省市出现拉闸限电,今冬明春,全国用电缺口将达到4000万千瓦。
——摘自腾讯新闻
材料三: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汽车尾气”已成为大气污染的罪魁,汽车尾气排放量已占大气污染源85%左右。
——摘自腾讯新闻
(1) 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的发明者。
(2) 材料二中提到的“电力”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人类普遍使用的新能源?你能举一个19世纪初出现的实际使用电力作为能源的新发明吗?
(3) 科技成果直到今天,仍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材料一中所提到的交通工具谈谈它们对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4) 根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影响的认识。

综合题((1)(2)两题:将所提供的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入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内,每格1分,共8分)
(1)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吴越争霸 E牧野之战 F巨鹿之战 G城濮之战 H楚汉之争

围魏救赵
A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武王伐纣
E
退避三舍

项庄舞剑,间在沛公
H
破釜沉舟
F
减灶计
B



(2)A孙武 B韩非子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儒家 E道家 F墨子

人物
学派
主要思想

法家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老子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孔子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墨家
主张“兼爱”“非攻”


(2)①
(3)第(2)题的表格中,谁的主张最受当时的统治阶级欢迎?

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1人物是谁?他一生中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分)
(2)图2和图3反映的是他为巩固统治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采取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
实行有什么作用? (4分)
(3)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哪一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 2分)
(4)为加强控制,秦朝在思想上实行了什么措施?谈谈你对这一措施的看法。 (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