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

材料二:2012年,我国 20 个省市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用电紧张情况,进入冬季有17个省市出现拉闸限电,今冬明春,全国用电缺口将达到4000万千瓦。
——摘自腾讯新闻
材料三: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汽车尾气”已成为大气污染的罪魁,汽车尾气排放量已占大气污染源85%左右。
——摘自腾讯新闻
(1) 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的发明者。
(2) 材料二中提到的“电力”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人类普遍使用的新能源?你能举一个19世纪初出现的实际使用电力作为能源的新发明吗?
(3) 科技成果直到今天,仍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材料一中所提到的交通工具谈谈它们对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4) 根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影响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2年9月15日,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第五届台湾问题研讨会在华盛顿美利坚大学召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两岸关系已从过去的“零和游戏,你死我活”发展到“融冰解冻、经济融合”的新阶段,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澳门回归”是在哪个具体时间?“香港回家啦”为什么要“告慰小平”?
(2)港澳顺利回归对两岸关系的和平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专家认为“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理由有哪些?

宁波某中学九年级(1)班学生开展了一次专题探究活动,收集到三则材料。
材料一: 1950年与1953年我国耕地分配图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80年代初安徽农村的宣传标语。
材料三:表格:新世纪、新成就(单位:亿美元)

年份
项目
2001年
2010年
注: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并凭借自己强大进口能力带动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
出口贸易
2661
15777.5
进口贸易
2435.5
13962.4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
468.8
1147.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70.92
678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图表的变化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的标语反映当时农村实行的改革是什么?它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3)材料三中“新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有关?加入该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有什么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以来,南海和钓鱼岛相继出现紧张局势,除了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相关国家贪心太重外,与美国重返太平洋战略不无关系。日本更是依仗美日安保条约,再砸钓鱼岛问题上屡屡挑战中国底线。
材料二: 2012年9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结束对日本的访问抵达北京开始访华。在日本,帕内塔一方面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冷静,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美日安保条约的重要性,表示美国有义务保护日本免受外来侵略。中国国防部部长梁光烈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同时还表示中国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保留进一步采取行动的权利。但是我们总是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方式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判断造成钓鱼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针对钓鱼岛问题,我国应采取怎样的内外政策?
(3)在钓鱼岛问题上,青少年该怎么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从一部介绍中国1956-1976年发展历程的文献中看到了这么一首顺口溜:“社会性质大变化,经济建设太冒进,十年内乱多艰辛,自力更生求奋进。”
(1)“社会性质大变化”是指我国哪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建立?它是通过什么途径建立的?(2分)
(2) “经济建设太冒进”指的是我国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哪些失误?它留给我们哪些历史教训?
(3)“十年内乱”指的是哪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4)“自力更生求奋进”,在这一时期还有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令我们自豪,请举一例。(1分)

[关注时代主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21日上午,索马里青年党为了报复肯尼亚政府出兵索马里的政策,对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进行了恐怖袭击。该事件造成240人伤亡(其中72人死亡)。
材料二: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各国首脑基于本国的立场,有如下阐述:
A国总统说:我们已经尽力了,我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支付可怕的贷款利息;而本金的清偿,只有上帝才知道会在那一天?
B国总理说:我们有可可、咖啡、大豆,但是你们却要限制我们的出口,当然即使有大量的出口,也换不来你们的几台机车。
C国总统说:你们利用过非洲,历史上你们从非洲获得的利益无可估量,而当你们强大的时候,却叫非洲不要别扭。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还存在什么问题?材料反映该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三国领导人的话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请分别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4分)
(3)解决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请你列举一个近年来中国帮助非洲国家的实例。(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