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李阳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唾液使淀粉变甜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测,他做了如下实验:

I: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备用。
II:取一只洁净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李阳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这是为了模拟                          
(2)实验过程D中,加碘液后试管中的物质未变蓝色,原因是                          
(3)李阳同学的实验目的是观察                          的消化作用。
(4)刘明同学认为李阳的实验设计不完善,应该改进:再取一支试管,编号为2号试管,进行相似的操作,其中,过程B中的“滴加唾液”改成滴加            ,其余步骤不变。在过程D中,加碘液后2号试管中的物质颜色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实验题:注水肉是人为加了水以夸大重量增加牟利的生肉。注水后,肉里的纤维组织变性,肉质不好,易腐烂,口感差,而且营养价值大大降低,是近年来中国常见的一种劣质产品。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猪肉进行辨别:
①购买两块猪肉,分别标上A和B。用注射器往A中注入10ml清水,B不做任何处理;
②取两块面巾纸,分别贴在A和B的表面;
③5分钟后取下面巾纸,用打火机引燃并观察面巾纸是否燃烧。
请回答: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____
(2)该实验设计的第步存在不足,应改正为
(3)该实验设计能够得出A是注水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你从该实验获得的启发是______

某同学做了“探究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A、B、C三个干净的培养皿中分别铺上两层滤纸,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图).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实验结果
A
种子不萌发
B
种子萌发
C
种子不萌发


(1)该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中有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是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目的是
(3)若要再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的实验方案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 mL唾液
?
2 mL唾液
搅拌后保温
都在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都往试管中加入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处应加入,作为1号试管的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酶。
(3)3号试管的?处应填写,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通过口腔内的切割、磨碎,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馒头的主要成分最终会在小肠内被消化成

某同学学习了开花结果后,想观察一下玉米怎样结出果实、种子的。于是种了一些玉米,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用其他植物的花粉进行授粉的玉米,没有结出果实、种子。于是他产生了疑问:植物体要结出果实和种子,是不是一定要授同种植物的花粉呢?
(1)请问:假如他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疑问,应该做出的假设是
(2)实验过程中,他重新种植了一些玉米(不考虑季节影响),并将这些玉米平均分成差不多的甲、乙两组。快开花时,将所有雄花去掉,并分别用半透明纸袋将玉米雌花花穗包起来,其意义是
(3)分别采集玉米和其他植物的花粉。将玉米花粉撒到包好的甲组玉米雌花穗上。其他植物的花粉撒到包好的乙组玉米雌花花穗上。根据假设可以预测,能够形成果实的一组是
(4)要设计另一组的意义是.
(5)这种实验不能够只种两株玉米,也不能只进行一次实验,还不能局限一种植物进行实验,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保存,甜味可保留较长一段时间;如果采摘后放在35~4O℃的温度下,甜味消失得更快;如果采摘后马上放人冰箱中冷藏,也可使甜味的保持时间延长。请回答:
(1)放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的原因是
(2)沸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的原因

(3)放在35~4O℃的温度下,甜味消失得更快的原因

(4)放在冰箱中甜味时间延长的原因是
(5)通过上述实验,可证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