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利用下列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4.5V)、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定值电阻(R1=5Ω,R2=15Ω,R3=25Ω),滑动变阻器标有“30Ω 1A”字样。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中的实物连接;
(2)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小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电阻R (断路/短路);
(3)实验中,小华控制R两端电压不变,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
(4)小华读出R1接入电路的电流后,断开开关,将R1换成R3后,接下来她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下表
小球质量/g |
小球速度 |
橡皮筋长度/cm |
15 |
慢 |
10 |
15 |
较快 |
15 |
15 |
很快 |
18 |
(1)小球在桌面作圆周运动时,受到个力作用,其运动状态改变(选填“可能”、“ 一定”或“ 一定不”)。
(2)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那么橡皮筋的伸长就越。
(3)小明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4)小明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明认为用橡皮筋代替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你说出他的判断依据是。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大约1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
(1)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2)小华实验中,移动滑片P到某处,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3V,为了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将滑片P向左(选填“左”或“右”)端滑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52W。
(3)小华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它两端电压,(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消耗的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呢?小华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将上述电路中的小灯泡换成阻值为15Ω的定值电阻,电压表和变阻器并联,经过仔细认真地实验,她记录下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断增大时的各组数据,并计算出了相应的电功率,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小华能得到的结论: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它消耗的电功率也随之增大。
(4)就“变阻器功率”的探究,你认为小华收集的数据是否充分?请说明理由。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流I/A |
0.5 |
0.44 |
0.4 |
0.36 |
0.3 |
电压U/V |
0.5 |
0.8 |
1.0 |
1.2 |
1.5 |
电功率P/W |
0.25 |
0.35 |
0.40 |
0.43 |
0.45 |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甲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_,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的多少,从而判断出(“铁球”或“木块”)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该实验能成功吗?答:
(4)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 答:若他按此方案操作,他会看到的现象是:。
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则有用功是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若仅减少钩码的个数,不计摩擦及绳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a所示,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b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