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顾下列中华各民族上下五千年团结、融合、御侮、奋斗的五个片段
(1)公元前221年,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蒙古族建立元朝,迎来了民族融合的又一次高峰
(3)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
(4)血肉筑长城,八年抗战取得胜利
(5)新中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繁荣
结合以上史实和所学知识,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众志成城”为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两伊战争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不断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高,尤其是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萘税。唐代在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苹市。苹市在北方称“集”,也有按交易的主要物品命名的,如柴市、米市、马市等。
材料二: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淅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材料三: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材料四: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隋唐、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相似特点。(4分)
(2)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同成立以来,政府是如何处理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的?(6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有五气,是生五味……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恹然。岂非“天一生水”,而此味为生人生气之源哉?日海之中,五服而外,为蔬为谷,皆有寂灭之乡,而斥卤则巧生以待。
——摘自宋应星《天工开物·作成》
材料二:吕祖谦日:“汉兴,除山泽之禁,到武帝时,孔仅、桑弘羊祖管仲之法,盐始禁榷。至昭帝之世,召贤良文学论民疾苦,请罢盐铁,又桑弘羊反复论难,所以盐榷不能废,元帝虽暂罢之,卒以用度不足复建。自此之后,虽盐法有宽有急,然禁榷与古今相为终始,以此知天下利源不可开,一开不可复塞,其作俑于管仲,计近功浅效,夺民利以开盐禁,自此天下之盐皆入禁榷矣。”
——摘自邱浚《大学衍义补》卷28
材料三: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食盐的管理,保障食盐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办法。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盐专营办法》(1996年5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解释“盐榷”的含义。从材料一、二可以得到怎样的不同认识? (4 分)
(2)据宋代《庆元条法事类》卷二十八《榷货门·榷货总数》记载:“诸称禁物者榷物同,称榷货者谓盐、矾、茶、乳香、酒、曲、铜、铅、锡……”在古代为什么将这些生活必需品列入 “榷货”之中?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古代的榷货制度。(4 分)
(3)依据材料分析,古代的盐榷制度与今天的食盐专营有何本质区别? (2 分)
(4)据称,2010年1月,由国内28家盐企签署意见的《全国部分大中型制盐企业对盐业体制改革的建议》已于2009年12月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这意味着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在即,千百年来的食盐专营的体制或将终止。消息传出,赞贬均存,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请说出理由。(4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下面是一些具存代表性的观点:
材料一 英国是特别热衷于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地方。牛顿曽担任早期院长的著名皇家科学院,建立于1660年,是智力活跃的直接源头。确实,这种对小器械、机器和各种设计的普遍兴趣,很怏就变成了全国性的轻度疯狂。
——[美]丹尼斯•舍尔曼《西方文明史读本》
材料二 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初,英国已经建成为一个殖民帝国,把整个美洲和欧洲市场都置于其控制之下。它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商船队,夺取了制海权。禝取利润的动机,激励他们去寻找更迅速地提高生产的办法。
——[美】R.R.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1973年,诺斯出版了《西方世界的兴起》,系统地提出一个影响极大的理论:西方之所以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而迅速兴起,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请指出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认为工业革命兴起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拫据所学知识,列举能够支撑材料•一、二中观点的史实各二个。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20世纪初,在中国文化思想界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思想:“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士不知科学,故袭阴阳家符瑞五行之说,惑世诬民……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青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
材料四“君子不言利”,“安贫乐道”,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思想结晶,重农抑商政策的思想基础,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在近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落后于西方。
“社会主义要蠃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力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1) 依据材料一归纳晚明时期“西学东渐”主要集中的领域以及产生的影响。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宪法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
(3)材料三中“科学”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中的思想推动了当时中国哪些进步潮流的发展?
(4)1978年以来,中国如何“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改造“君子不言利”的传统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