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P、Q两点中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1月1日11时 | B.5月1日23时 |
C.7月1日11时 | D.10月1日23时 |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菲律宾 | B.中国 |
C.澳大利亚 | D.巴西 |
图为中国某区域图。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据此完成题。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势较平坦开阔 | B.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
C.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 D.冰雪融水较丰富,适宜牧草生长 |
关于该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附近地势北高南低 | B.图中山脉呈东西走向 |
C.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D.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
对号入座。地貌景观神奇美妙,千姿百态,宛如人工雕刻,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请将图10中四地的地貌景观与地区、形成原因对号入座。
①黄河三角洲②云贵高原③夏威夷群岛④准噶尔盆地
A.流水化学溶蚀作用 | B.流水沉积作用 | C.岩浆作用 | D.风蚀作用 |
文转图、图转文、图图转换是突破地理学习瓶颈的一种途径。读图,完成题。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选项为图中各地之间水循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题。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地球表面,则
A.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
C.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 D.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
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丙代表沉积岩 | B.丁代表岩浆岩 |
C.③代表变质作用 | D.②代表重熔再生 |
若图示为表层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平分,则②处可能为
A.加利福尼亚寒流 | B.日本暖流 | C.西澳大利亚寒流 | D.巴西暖流 |
读图,完成题。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搬运作用 |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
D.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
图中所示地质作用均属于
A.岩浆活动 | B.地壳运动 |
C.变质作用 | D.外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