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世界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崛起和强大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图说天下》
(1)材料一所述的“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母邦”是指哪个国家?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伟大的美国人”为美国的崛起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新的应用。”
——罗斯福
(3)罗斯福是如何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的?他采取的改革有何显著特征?
材料四: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保持着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世界近现代史》
(4)材料四中“状态”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1)材料一中的人物生活于什么时期?他们的涌现形成了思想领域的什么局面?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史官烧掉记载秦国以外各国历史的史书。民间除了
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所有《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第二年,咸阳的方士、儒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指责他“贪于权势”“乐以刑杀为威”。秦始皇知道后,派人追查,以诽谤罪活埋了400多人。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4)材料四中的图片是清代丁云鹏所绘《三教共栖图》,三教指什么?“三教共栖”反映的是怎样的局面?这一现象应当出现于何时?
(5)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采取截然不同态度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待儒家思想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暴虐,之子而亡(秦始皇残暴,到他儿子的时候就灭亡了)”。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毛泽东选集》
回答:
(1)材料一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秦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
(3)请你用一句话评价秦始皇。
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古代史知识时,发现一些文化领域的杰出人物常被人们称为“圣”,他在历史教科书中分别找到了“医圣”、“书圣”。
(1)“医圣”是指。后世尊称他为“医圣”的依据是什么?
(2)“书圣”是指。后人尊称他为“书圣”的依据是什么?
(3)如果要你在中国古代史上推荐“师圣”和“史圣”,你认为谁最合适?请说明理由。
实践探究题。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通过下列几大板块,我们来探究它崛起的原因:
板块一:“为独立而战”。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也说;“北美似乎由上帝的意志决定最终会成为一个国家。”
(1)美国独立战争中哪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是谁?
板块二:“为自由而战”。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2)美国内战中哪一文件的发表扭转了北方不利的局面?这场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有何作用?
板块三:“创新的美国”。众所周知,当今美国,人才济济,全球一半多的科技发明出自美国。(3)请分别举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发明创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英国 |
法国 |
美国 |
德国 |
|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
1 |
2 |
3 |
4 |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
3 |
4 |
1 |
2 |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
1 |
2 |
4 |
5 |
材料二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三中的斜线、方格部分分别表示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是什么?它们形成后对世界形势有什么影响?
(2)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分析,谈谈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的漫画表明两大集团之间的核心矛盾是哪两国的矛盾?
(4)读图和回答以上问题后,你能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