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是关于工业革命的三幅图片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材料四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德国文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贵国前总理勃兰特曾经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定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摘自2014年习近平访问德国时的演讲
请回答:
(1)仔细观察材料一的三幅图片,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图二、图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了大机器生产的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3)阅读材料三,试举一例说明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你认为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4)哪一次科技革命使德国开始成为制造强国?"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牵手合作顺应了当前世界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材料1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
材料2 “《狂人日记》里有吃人的,我要求救救孩子。”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着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
(1)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于什么时期?
(2)作者当时思想的基点是什么?“救救孩子”指什么?
(3)鲁迅说的“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指什么?
(4)对毛泽东说的“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如何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1蒋介石50岁生日时,国民党政府内政部次长请他为蒋画像。他毅然回绝到:“我对给蒋介石画像不感兴趣!……至于我的兴趣,则在抗日救国,假如抗日民众要我为之画像,我将不胜荣幸!”
材料2他的成就,来自艰苦的努力,他一生所画的素描,有四千多张,仅有关马的素描,就有一千多张。下图的画就是他的作品。
请回答:
(1)“他”是谁?用他的一句名言来概括材料1中描述的他的行为。
(2)作者称谓和代表作各为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
欲补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停科举始。——《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请回答:
(1)“时艰”概括了废止科举制时的什么背景?
(2)“欲补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映了清政府的什么指导思想?请说出清官员中持这种观点的代表。
(3)当时已经开办的落实这种思想的国立最高学府是哪所学校?
(4)推广学校为什么要“立停科举”呢?
下图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1)她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建的?
(2)它的创办有何历史意义?
(3)举出历史上与北京大学有关的历史事件(两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建国初期新中国颁布的一部重要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这一法令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
这一法令于什么时间由什么政府颁布?
法令颁布后,便在什么地区开展了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