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
加入物质 |
控制条件 |
检验方法 |
1号 |
馒头碎屑+2 mL唾液 |
37 ℃水浴加热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2号 |
馒头碎屑+2 mL清水 |
37 ℃水浴加热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1)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1号是 ,
2号是
(2)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试管 ,2号试管 。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做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一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中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3号的目的,它最适合与号实验组合成对照,其实验变量是。
(3)科学地讲,3号不能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小组同学以烘干后的馒头片为实验材料,探究霉菌生活的环境,设计了三组实验,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 |
温度情况 |
湿度情况 |
四天后馒头片情况 |
A |
室温约22℃ |
馒头片外铺上湿布,每日在布上喷少量水,保持布的湿润 |
霉变 |
B |
冰箱冷藏室约3℃ |
馒头片外铺上湿布,每日在布上喷少量水,保持布的湿润 |
无明显变化 |
C |
室温约22℃ |
放入装有干燥剂的纸盒 |
无明显变化 |
(1)该小组的同学若要探究说明,在潮湿的环境中食品不易保存,我们可以选择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另一组学生认为,该实验要再加一组,安排如下:
实验组 |
温度情况 |
湿度情况 |
一周后馒头片情况 |
D |
冰箱冷藏室约3℃ |
放入装有干燥剂的纸盒 |
—— |
这一设计(填“有”或“没有”)必要。其实验变量是。
(3)若选择A和B两组实验形成对照实验,写出该实验的实验结论:
实验与探究二(每空1分,共5分)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为了得出较准确的结论,不能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原因是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O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5)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分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①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如图),其中甲广口瓶不封口,乙用布封口。
②数日后瓶中肉质腐烂,并在甲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
(1)瓶中肉质腐烂,其原因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3)你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
(4)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某同学想知道一粒花生的种子含有多少能量,利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她找到了重量相近的3粒花生做了如下实验。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l℃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实验结果如下:
序号 |
水量(毫升) |
燃烧前的水温 (℃) |
燃烧后的水温 (℃) |
温度差(℃) |
用了多少能量 (焦) |
1 |
30 |
18 |
71 |
53 |
A |
2 |
30 |
21 |
73 |
52 |
6552 |
3 |
30 |
22 |
76 |
54 |
6804 |
(1)这位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2)为了使实验结果的数据更加准确,这位同学设置了,所得的多个数据应取值,A处的数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