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D、E、F、G七种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6,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中L能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E和D同主族;F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G与F在周期表中同族,且G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 B、C、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F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是 ,
(3)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心原子采取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E元素的氢化物的VSEPR模型为 。
(4)A和C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_____(填化学式);其中心原子C的杂化方式为 。
(5)化合物BD2、C2D和阴离子EBC-互为等电子体,它们结构相似,EBC-的电子式为 。F常作为配合物的中心离子,1mol F(BC)63-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
(6)GD的晶体结构与氯化钠相同,在晶胞中G离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已知晶胞的边长为a nm,晶体的摩尔质量为b g·mol-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把Cl2通入浓氨水中,发生下述反应:3Cl2 + 8NH3 = 6NH4Cl + N2,发生化学反应的Cl2与NH3的分子数之比为: ,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Cl2与NH3的分子数之比为:
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溶液里离子的量减少,离子的量增加,离子的量没有变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反应①SO3+H2O=H2SO4;②Cl2+H2O=HCl+HClO;③2F2+2H2O=4HF+O2; ④2Na+2H2O=2NaOH+H2↑,根据上述反应,试回答:
(1)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填序号,下同)(2)H2O被氧化的是,被还原的是(3)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与常见金属单质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C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气体E,D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E在足量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体G,G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E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无色溶液F。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H。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C的化学式,H的电子式。
(2) 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G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消毒杀菌剂二氧化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当生成2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
。
(4) 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A |
有三个电子层,且K、M层电子数之和等于L层电子数 |
B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的2倍 |
C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
D |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
(1)写出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元素的名称。
(2)写出C元素的单质的电子式。
(3)元素D与元素A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 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填选项序号)。
a.常温下D的单质和A的单质状态不同
b.D的氢化物比A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D和A的单质都能与钠反应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A、B、C、D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写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