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菠菜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于是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实验操作欲检测菠菜中草酸盐的含量。查阅资料得知:
Ⅰ. 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易与豆腐中的钙盐形成不溶于水能溶于稀硫酸的草酸钙(CaC2O4
Ⅱ. 有关专家建议食用高草酸蔬菜的同时,适当摄入高钙食物,使二者在肠道内结合成草酸钙沉淀,并随着大便排出体外。以免草酸进入血液中与人体内的血钙结合,形成血液中的草酸钙需经肝脏、肾脏、尿道,随着小便排出体外,大量草酸钙流经肾脏,提升了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
Ⅲ. 草酸(H2C2O4)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该活动小组的同学取m g菠菜样品在研钵中研磨成汁,用足量热的稀硫酸溶液浸泡,最后         (填操作名称)得到澄清溶液。
(2)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中并加水配制成250mL溶液A。
(3)用滴定法测定草酸盐的含量。
①量取待测溶液A 20.00 mL于锥形瓶中,置于铁架台的白纸上。
②用        (填仪器名称)盛装0.1000mol/L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时:眼睛注视     ;当      时,停止滴定,并记录KMnO4标准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4)KMnO4滴定待测溶液A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根据下表实验数据计算菠菜中草酸盐(以C2O42计算)的质量分数为(可以只列式不化简)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A的体积(mL)
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20.00
0.10
20.12
第二次
20.00
2.20
24.20
第三次
20.00
4.30
24.28

(5)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锥形瓶未干燥就直接加入待测液
C.未用标准液润洗盛装标准液的仪器就加入标准液开始滴定
D.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E.滴定后俯视读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完成下列问题。

(1)用 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制得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若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 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和E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海洋生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_,③________。
(2)过程②中充入适量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只填一种),简述选择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液,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I.课本介绍了乙醇氧化的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1)小赵同学用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来说明生成物的出现,该化学方法中所另加的试剂及出现的主要现象是:。(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2)小赵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三种猜想:(注:褪色原因只有一种)
①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②;③由于醛基具有还原性,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为探究哪种猜想正确,小李同学提出了
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pH试纸检测溴水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溶液中Br离子的物质的量。
(3)根据方案一,若,则猜想②不成立。
(4)小李同学认为: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mol,若测得反应后n(Br)=mol,则说明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5)小吴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5配制KBrO3—KBr溶液,加合适的适量的酸,完全反应并稀至1L,生成0.5molBr2。②取上述溶液10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之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释为100mL,准确量取其中10mL。③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淡黄色固体0.188g。若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
试通过计算判断: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张同学认为合适的酸既不是硫酸也不是盐酸,这是为什么?
Ⅱ.小钱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lmin后鼓入空气。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时,小钱同学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_
小孙同学认为:由于小钱同学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____________
(3)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探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你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是:
你认为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用来计量。

氨气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与氧化铜反应,反应后得到三种物质,其中有两种单质,下图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并验证部分产物的装置(夹持装置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能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
B装置的作用是
(3)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深红色晶体)是一种氧气吸收剂,通常以二聚体分子存在,不溶于冷水和醚,微溶于醇,易溶于盐酸。实验室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的装置如图所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Zn(s) + 2HCl(aq) = ZnCl2(aq) + H2(g); 2CrCl3(aq) + Zn(s)= 2CrCl2 (aq) + ZnCl2(aq)
2Cr2+(aq) + 4CH3COO-(aq) + 2H2O(l) = [Cr(CH3COO)2]2·2H2O (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虚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醋酸钠溶液应放在装置中(填写装置编号,下同);盐酸应放在装置中;
装置4的作用是
(3)本实验中所有配制溶液的水需煮沸,其原因是
(4)将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混合时的操作是阀门A、阀门B (填“打开”或“关闭”)。
(5)本实验中锌粒须过量,其原因是
(6)为洗涤[Cr(CH3COO)2)]2·2H2O产品,下列方法中最适合的是
A.先用盐酸洗,后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醇洗
C.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醚洗 D.先用乙醇洗涤,后用乙醚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