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人口、海水养殖损失、沉损船只数量、受灾农田、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A.干旱 | B.洪涝 | C.地震 | D.风暴潮 |
2010年11月12日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成都—重庆)全线开工,建设工期为4年,全长约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该工程正线全长160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影响成渝高铁和沪杭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
|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国防因素 | D.科技因素 |
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沪杭高铁建设中遇到的自然障碍分别是 ( )
| A.地势起伏、河网密布 | B.穿山越岭、地质复杂 |
| C.沼泽广布、干旱缺水 | D.高寒缺氧、气候湿热 |
沪杭高铁开通带来的影响有 ( )
①沪杭两地间的航空运输量增加 ②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③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④形成新的出海通道,促进对外开放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 629千米,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两题。
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A.地形、水源 | B.水源、热量 |
| C.光照、热量 | D.土壤、地形 |
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
| A.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
|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 |
|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
|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 |
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百分比(%)比较表。读表回答以下两题。
| 地区 |
铁路 |
水路 |
公路 |
| ① |
20.90 |
2.80 |
14.60 |
| ② |
14.50 |
27.70 |
15.20 |
| ③ |
10.40 |
10.80 |
19.10 |
| ④ |
9.70 |
0.60 |
7.90 |
③地区是( )
| A.黄河中游 | B.长江中游 | C.西南地区 | D.西北地区 |
①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
| A.木材 | B.煤炭 | C.粮食 | D.铁矿 |
如图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 B.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 |
| C.中部地区人口、面积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优 |
| D.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最高,发挥内引外联和对内对外两个辐射作用 |
关于东部地区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中西部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
| B.短期内可能引起东部地区失业人口的增加 |
| C.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
| D.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
下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拟在①、②、③、④四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布局合理的是( )
| A.①自来水厂、②火力发电厂、③印染厂、④服装厂 |
| B.①服装厂、②印染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
| C.①火力发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④印染厂 |
| D.①印染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④火力发电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