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拯 命 制 者 才 足 贡 数
A.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 B.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
C.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 D.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 (2) 凡诉讼不得径造 庭下(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文中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特点?试举一例说明。
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
阅读下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④,而人或谓之不韵。⑤
【注释】①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③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⑤不韵:不雅。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前后类如此() (2)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但是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
B.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
C.但是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
D.而且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
文中能印证欧阳修预言的一句是。(用原文回答)
选文一方面显示了苏东坡的磅礴才气,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欧阳修的。
阅读下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节选文字的作者是 (朝代)的(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义。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隐蔽,不易发现。 |
B.“鸡犬相闻”表现了村中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 |
C.“怡然自乐”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村人生活的安逸。 |
D.该段主要描绘了桃花源优美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①。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②。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李伯时:北宋名画家。小史:书僮。 ②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解释文中的加点词意思
(1)胁以白刃,不从 ()(2)广平生实用左手()对于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经常使唤身边的侍从,时间长了他的画就画得很好了。 |
B.经常让他在身边伺候,时间长了他的画就画得很好了。 |
C.经常使唤身边的侍从,时间长了他也就擅长画画了。 |
D.经常让他在身边伺候,时间长了他也就擅长画画了。 |
赵广拒画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下列选项中的人物所具有的品质与赵广相似的是()
A.《我不是懦夫》的王嘉鹏 |
B.《最后一次的讲演》的闻一多 |
C.《清贫》的方志敏 |
D.《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上文节选自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一文。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选文①②两段回顾了作者人生中重大的三件事,它们分别概括为:
(1)
(2)
(3)(每空不超过五字)
(甲)于是入朝见威玉,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诸葛亮《出师表》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
①皆以美于徐公②今齐地方千里
③亲贤臣,远小人④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翻译下面的句子。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请你分别说说甲段文字中三个“莫不”和乙段文字中“未尝不”的表达作用。
请联系文章说说诸葛亮与邹忌向君主进言的内容和方式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