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
解释加点的词语。
(1)尔而与之               (2)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3)公孙仪相鲁而鱼         (4)弟子谏曰
翻译句子。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
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
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
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层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国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木尝稍降辞色。俞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郑玄以山东无是问者,乃西入关,国涿郡 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目夜寻调,未尝息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 郑生今去,善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菜,学徒相随己数百千人。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涿郡: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②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

(1)下面是关于"文言实词"学习方法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①积累迁移法

我们由[甲]文"录毕,走送之"中"毕"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问毕辞归"的"毕"是   之意;由[甲]文"援疑质理"中"质"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玄因从质诸疑义"的"质"是   之意。

②查阅词典法

参考《古汉语词典》中"素"的义项,"融素骄贵"中"素"的意思是   (填序号)

素:①未经染色的生绢;

②本然的,未加修饰的;

③真情,后作"愫";

④蔬菜、瓜果类食品;

⑤一向,平素;

⑥预先。

③语境推断法

根据语境,[乙]文"家贫,客耕东莱"中"客"是   之意。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公将鼓之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屠惧,投以骨

C.乃召见于楼上

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西入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4)宋濂与郑玄在求师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各自是如何克服的?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

【乙】

师川外甥奉议 :别来无一日不奉思 .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 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 :"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 ,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 ,功必倍之。 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知其

旨:

  

②然后能自

反:

  

③诚能如

是:

  

④令心意不驰

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B.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C.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D.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4)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 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②;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③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④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窃: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缘:攀援。④张辽:曹军将领。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权 吕蒙曰

  

往事耳

  

③权

  

城已拔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结友

伯乐不常有

B. 当涉猎

少闲人如 吾两人者耳

C.诸 欲作土山

以攻宋

D.不能甚

而戍死者 十六七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   

②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译文: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 于窟室 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 ,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 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①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 ②窟室:地下室。 ③长铍:长矛。 ④详为足疾:假装脚有毛病。详通"佯",假装。 ⑤擘:拆,掰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秦王 怫然

鹰击于殿上

③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④酒既酣

(2)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徒以有先生也

B.因以匕首刺王僚

C.计日以还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②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4)简答题。

①外交辞令往往藏有"潜台词",委婉含蓄。请说出甲文中"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

②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节选)

【乙】

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 ,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 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 ;更善貌人,无不克肖 .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黾(mǐn)勉:勉励;尽力。③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④克肖:酷似。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

①常著文章自娱

②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先生不知何 人也   

②造饮   

试而困   

④更善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 号焉

文崛奥

B.亦不 姓字

C.多 不见

长跪而

D.皆逃避不

臣于草庐之中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5)五柳先生与崔子忠家庭状况有何相似之处?面对此种状况,他们都如何面对?这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