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 (填仪器名称)。
(2)在配制NaOH溶液时:
①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填“>”、“<”或“=”)0.1 mol/L;
③若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移入容量瓶→洗烧杯→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定容,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填“>”、“<”或“=”)0.1 mol·L-1。
(3)在配制硫酸溶液时: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量筒最好;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NH3、Cl2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供选择的装置:
(1)装置A除可制备NH3外,还可制备其他多种气体,写出制备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A与装置________(填编号,从供选择的装置中选取)连接;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3)若欲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可从I、II、III装置中选取合适的装置与C依次相连。则连接次序为C、_______(填编号);
(4)B为探究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实验时先向B通入氨气,然后关闭c活塞,再向B通入氯气。
①实验中装置B的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试推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
②实验完毕后观察到B烧瓶内还有黄绿色气体,简述如何处理才能不污染环境。
某合作学习小组分别利用装置Ⅰ、Ⅱ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
(1)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比较装置Ⅰ、Ⅱ中的反应现象,其不同点是;
;
(2)该小组给Ⅰ反应后的溶液用小火加热一会儿,然后自然冷却。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上部气体颜色变深,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倒吸。倒吸后,试管中混合液呈淡蓝色,试管中有色气体消失。
①“试管上部气体颜色变深”的可能原因是;
②“倒吸”的原因是;
③“溶液呈淡蓝色”的可能原因是。
有一种催化剂为铁的常见的氧化物,为探究该氧化物的成分:
(一)某同学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由此得出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为+3价,你认为该结论(合理或不合理),理由:。
(二)请你完成对该铁的氧化物成分的探究分析:
提出对该氧化物的合理假设:
a.假设1:;b.假设2:假设该氧化物为FeO;c.假设3:。
(三)[设计方案证明上述假设,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
(四)[实验过程以及结论分析]:(请填写空格①和②)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1:用滴管取一定量3mol·L-1H2SO4于试管中,加热煮沸数分钟除去溶于其中的氧气 |
![]() |
步骤2:用药匙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滴管加入适量除去氧气的3mol·L-1H2SO4并加热,充分反应得A溶液 |
固体溶解,溶液颜色有变化 |
步骤3:取少许A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20%KSCN溶液,振荡 |
① |
步骤4:另取少许A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0.2mol·L-1KMnO4溶液,振荡 |
② |
某同学为测定黄铜矿的纯度(主要成分CuFeS2含少量SiO2),设计如下实验:称取2.0g研细的该黄铜矿样品,高温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6CuFeS2+19O2
6CuO+2Fe3O4+12SO2
生成的SO2进入D中和水发生反应:SO2+H2O=H2SO3;
(1)称量该样品时用的仪器的名称为。
(2)装置A的作用;
a.有利于空气中氧气充分反应 b.除去空气中的水份
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
(3)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
(4)实验后将D中的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用1.0mol/L的I2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H2SO3+I2+H2O=H2SO4+2HI,达到终点时消耗I2溶液20.00mL,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为,通过计算,该黄铜矿的纯度为(Cu:64 Fe:56 S:32)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加热试管中盛放的是乙醇和、(3分),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浓硫酸的作用是和吸水剂;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4)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之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