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材料二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选自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52-1965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示意图

材料四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表格,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国家颁布的什么法律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我国政府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图一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材料中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世界三大宗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的合理要求,遭到和会拒绝。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五四运动爆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二 下图A是五四运动中学生的口号

下图B是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2)根据图A中的口号,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图A、图B,你从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身上学到怎样的精神?
材料三 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紧接着,全国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4)结合材料三,说明五四运动是哪一革命的开端?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举一例“中国欲自强,学习外国利器”的具体活动。
材料二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在经济上的主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什么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材料三见下图
(3)下图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请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概括其含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一一《世界·古代史编》总序,
(1)依据材料一图中英文字母A、B、C、D所处位置写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2)材料一图中,欧洲上古时期的文明是由哪些文明构成的?上古时期的亚非文明与欧洲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3)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一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材料二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益处。
(2)根据材料二,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机遇与挑战,你觉得我们应如何面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社会保持繁荣稳定,经济上克服了各种困难持续发展,特别是经受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尽管时间久了,一切都在变化。人们的记忆渐行渐远,但香港澳门回归的盛况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决策却始终是人们的美好记忆。
——《香港澳门回归的前前后后》
材料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这与香港、澳门的情形是很不同的……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
——邓小平
材料三: 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百度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发展状况。(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天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一点即可)?
(4)根据材料二,说说解决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的不同之处。(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