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
材料一:Y县张大爷家住农村,关于吃,他能说出很多顺口溜。小时候是“南瓜北瓜,天天吃它,无油少盐,稀稀呱呱。”现在,他常念叨:“70年代吃肚饱,80年代吃味道,90年代吃品质,今天我们不仅吃健康,而且要绿色。”
(1)材料一所描述农民的生活变化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材料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能享有美好生活。观察下边漫画。
(2)漫画“向中国式剩宴说不”,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引导人们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的作用。珍惜劳动成果,就是 的具体表现。
(3)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在生活中对某些涉及个人或集体之间的重要利益的纠纷、涉嫌违法的纠纷,必须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时,法律具有 、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材料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国家的食品信誉受到严重损害。为了维护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材料二:2012年9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公布的《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中特别强调: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及销售金额巨大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严惩,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
请你运用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单元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法律是一种特殊性的行为规范的?
(2)请你从国家和公民角度为防止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出谋划策。
(3)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食品安全法》立法的依据和基础是什么?当我们买到问题食品时,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重要结论?
小李从小就明理懂事,乐于助人,多次被评为校十佳少年。一次乘车时,他发现有个小偷在偷别人的钱包,旁边大人也看到了,却不敢声张,他急了,大喊“有小偷!”正义的群众当场抓住小偷,小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小李受到了警察的表扬。
紧扣材料,运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画线处小李前后的行为是有必然联系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2)小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小李受到了警察的表扬。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为了使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2条。
材料二:从2013年7月1日开始,苏州重点整治为人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届时,对行人闯红灯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多人同时闯红灯的,将重点处罚“带头大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神圣的宪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
(2)“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是人们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早该受到责罚了。请你用《与法同行》的相关知识,列出认同这种主张的理由。
材料一:《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指出,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加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加快民族自治地区发展、促进少数民族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好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我们党和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是什么?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三点即可)( 6分)
(3)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准备怎样与班上的少数民族同学交往?(至少两点)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家财富积累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如今我国的GDP总量居世界的第二位。
材料二:目前,虽然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达到小康,但人均GDP尚排在世界百位之后,城乡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农村仍然落后,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2)请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