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二

材料三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所在地的纪念碑前。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公开参拜靖国神社,他之前已经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安倍与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材料四 二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条约的名称,从材料可以看出一战的性质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活动是为了庆祝诺曼底登陆70周年。诺曼底登陆对二战胜利有何重要意义?据此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中、韩、朝等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材料三中,面对侵略罪行,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有何不同?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2.

北京大学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今年建校115周年。一个多世纪来,北京大学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大学刚建校时的名字是什么?它是哪一运动的产物?
(2)北京大学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请你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3)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北京大学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缩影。综观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发展教育事业?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2003年12月7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材料四: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一个中国的原则。
(1)材料一中的“荷夷”指的是什么?本诗的作者是从“荷夷”手中收复了台湾的民族英雄,你知道他是谁吗?
(2)材料二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具体指什么事件?后来台湾又是怎样曾经回归祖国的?
(3)材料三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指什么局面?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这一局面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谈谈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一个?

阅读下列两个表格:
图表一: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项目
年份



煤(百万吨)
1939年
235
50.2
396.9
1946年
193.1
49.3
105.5
铁(万吨)
1939年
811
738
1775
1946年
789
344
208
钢(万吨)
1939年
1343
795
2373
1946年
1290
441
256


图表二: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表

时间
1870~1913年
1913~1950年
1950~1970年
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
2.6%
1.9%
4.9%

请回答:
(1)图表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图表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