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
A.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 |
B.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 |
C.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在《新工具》一书中写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此语赞扬了四大发明()
A.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 B.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转型 |
C.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 D.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
材料一 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
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
D.两汉时期纸是唯一的书写材料 |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 )
A.李贽 | B.顾炎武 | C.黄宗羲 | D.王夫之 |
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
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 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在日常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
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