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10月24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划时代意义。
材料二:从反暴恐“新常态”,到司法环境保护“新常态”;从涉法涉诉信访“新常态”,到全民守法“新常态”……唯有法治,才是串连起2014年所有故事碎片的主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引领中国法治建设步入不同以往的“新常态”。涵养法治新常态必须具有规矩守法意识、公开监督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
材料三: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近年来,A市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着力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克服懒政、怠政,惩处失职、渎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同时,A市在全市中小学统一开设法治教育课,通过电视、网络播放丰富多彩的、以反映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法律故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些旨在增强市民法治观念、树立法治精神的举措,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知识阐述如何涵养法治建设新常态?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A市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精神的举措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了“一带一路”实施方案。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将告别传统粗放型模式,增长速度“下台阶”,也意味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加快转型、发展质量“上台阶”。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总体上看,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势而为,趋利避害。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你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亿元)及其增长速度(%)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私营企业
利润总额
比上年增长
利润总额
比上年增长
利润总额
比上年增长
利润总额
比上年增长
2011
14989
15.0
882
34.0
14038
10.6
16620
46.0
2012
14163
-5.1
819
-7.5
12688
-4.1
18172
20.0
2013
15194
6.4
825
2.1
14599
15.5
20876
14.8
2014
14006.7
-5.7%
538
0.4%
15971.8
9.5%
22322.6
4.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1、2012、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2011年我国GDP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2012年GDP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2013年我国GDP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分析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根据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解决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材料一:在城镇化进程中,“规划”是城镇科学发展的先导,要坚持“规划先行”,比如: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等。在今后的乡镇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具体的规划工作,应根据所规划地区社会经济状况,预测未来10年、30-50年可能转入城镇的人口数量,根据人口的就业结构规划小城镇的分布和规模。
材料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乡村文化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对此,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乡村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坚持“规划先行”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三个态度“的认识。

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中国。
材料一:梦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晋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社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畅顺,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亚太梦想。
材料二:APEC会议期间,美丽的“APEC蓝”令人心醉,也让雾履治理看到了希望。如何才能使“APEC蓝”变成持久的“北京蓝”呢?大家在网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结合3位网友的跟帖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他们建议的合理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