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17岁的贺某与家人到餐馆吃饭,为争抢椅子与顾客王某、李某发生争执。争吵中,贺某无名怒火起,用刀致王某重伤、李某轻伤。贺某因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惨痛教训,引以为戒!
(1)贺某的犯罪行为造成哪些危害?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怎样远离违法犯罪?
上初中后,小林的变化比较大。以前,小林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林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父母要小林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林经常跟着父母玩耍;现在,小林则想摆脱父母,我行我素,一个人去外面玩耍。这些变化使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出现了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表明小林产生了什么心理?
(2)请你谈谈这种心理的危害?
(3)请你谈谈如何克服这种心理?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中学七年级(2)班他们打算以“核心价值观助我成长”为主题进行探究,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小组同学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并牢记于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有关宽容友善的名言或典故一例并写出你准备怎样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这一要求。
第二小组在调查文明社会的创建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现象一:卫民在超市买了几只面包,吃后出现呕吐症状,卫民要去超市讨个公道,他妈妈所:“能宽容就宽容算了,反正也没出大事,人家做生意也不容易”。
现象二:八年级学生小张,悄悄跑到一家私营企业打工,老板得知他的情况后说“我不能招收你。”并派人把他送回学校,小张说“不读书是我的权利,别人管不着”。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简要的判断和分析。
第三小组同学收集到下列信息:2014年,是值得骄傲的一年,在中国盐城举办了很多大型比赛,如CTCC房车锦标赛、公路自行车赛等。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者不仅感受到盐城人的热情好客,也领略了盐城的风光美景。
(3)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作为一名志愿者,你打算怎样为来自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人作向导?
材料一: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陶行知
材料二: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美国19世纪哲学家爱默生
材料三: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
材料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阅读以上四则材料,你一定会在认识上有所收获,请把你的感想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来。
女儿是在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中长大的。可她上初中后,与我的交谈逐渐少了,问她学校的事,总是一句“你不知道”就打发了我。平日里,我要她向东,她偏要向西;我认为美的,她嗤之以鼻;我认为丑的,她却津津乐道。有一天,我发现女儿的抽屉上了锁,难道年仅十四岁的女儿就有了隐私?有一次,我趁她不在家砸开了抽屉,发现里面只有一些小玩意儿,并没有什么“出格”的秘密。可为此,女儿却与我大吵了一场。望着抽屉上那无言的锁,那个善解人意的女儿似乎飘然远去。我的心隐隐作痛……——一筹莫展的母亲
(1)通过这位母亲的叙述,你认为这位女儿产生了什么心理?
(2)请你谈谈这种心理的危害?
(3)如何克服这种心理?
中国成语有许多与信守承诺有关,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儒家经典《论语》中提及“信”字有38处,如“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等;几千年来大量信守诺言的故事不绝于史,广为流传。
(1)我们为什么要信守承诺?
(2)“轻诺者必寡信”,我们应该怎样学会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