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历史时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让我们展开历史的画卷,了解灿烂的文化成果,请根据下列信息填写史实。
(1)你来到一统天下的隋朝,参加了由杰出工匠 设计和主持的 的建设工作,它设计科学,桥面平坦,坚固实用,造型优美,不愧为“天下之雄胜”。
(2)你来到包容开放的大唐,听说日本遣唐使中突出的代表 借鉴汉字草书,创制了日文中的“平假名”,唐朝大诗人 的诗因语言通俗,寓意深刻也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
(3)你来到文化昌盛的宋朝,欣常了大书法家 的书法作品,他也是宋代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曾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并且,体验了平民 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4)你来到空前辽阔的元朝, 已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都市,在这里你欣赏了大书法家
的书法作品,他的作品综合前代特征,骨力遒劲。
(5)你来到科技创新的明朝,拜读了杰出科学家 著作的《 》,这本书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文化。你既研究了大唐高僧玄奘当年所写的《 》—书,也欣赏了明朝吴承恩创作的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
材料:“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请回答:(共14分)
(1)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2)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这次战争的“帮凶”是哪两个国家?
(3)这“两个强盗”后来还曾参与过哪次侵华战争? 他们当时参加那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4)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一李白
(1)材料一中李白所赞的“秦王”是谁?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3)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秦建立这一制度,采取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哪一思想?
材料四:“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4)材料四中的“上”指的是____________,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____________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五:“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5)根据材料五指出汉武帝接受了学者________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思想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
(6)“秦皇汉武”被人相提并论,请你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他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中的“卫鞅”是谁?其变法是在哪年?
(2)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属于哪家学派?
(3)变法措施中哪一项反映了中央集权思想?遭到贵族强烈反对的是哪一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幅图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连接东西方的重要商路,它是什么?
(2)第二幅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二:2008年11月4日,在严重金融危机背景下,黑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执政百日,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包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罗斯福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演说?此事件有哪些特点?(4分)
(2)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罗斯福采取“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
(3)有人说罗斯福“新政”开资本主义国家之先河,你认为奥巴马与罗斯福在应对危机的措施上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
(4)面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应对措施。根据所学知识,请你给我国政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