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表明当时
A.文化观念呈现多元化 | B.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
C.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 | D.三教合一有了新的发展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进口、出口、新闻纸、铁路、铁轨、火轮机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
西塞罗认为:“我们区分好的和不好的法律只能凭自然标准……官员的职责在于领导和发布正确的、有益的、与法律相一致的政令。犹如法律指导官员,官员也这样指导人民,因此完全可以说,官员是说话的法律、法律是不说话的官员。”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①自然标准是具体法律的基础②官员发布的政令就是法律
③法律是官员指导人民的重要依据④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有人写了一幅悼念清朝晚期某重要官员的挽联:“幕府封疆,书生侯伯,孝廉宰辅,疏逖枢机,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魂魄常依帝左右;湖湘巾扇,闽浙楼船,沙漠轮蹄,中原羽檄,壮圣主威灵于九万里,声光远烁海东西。”该官员是
A.林则徐 | B.李鸿章 | C.曾国藩 | D.左宗棠 |
清代的理藩院
①是专管西藏地区宗教事务的中央官署②是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③有利于加强对我国边疆地区的管辖④由元朝的宣政院发展而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史载:元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中的“都省”应该是指
A.中书省 | B.行省 | C.尚书省 | D.门下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