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这说明齐桓公( )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 B.极力维护宗法制 |
| C.主张废除分封制 | D.推崇法家思想 |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中国产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
| B.中国民众掀起抵制日货运动 |
|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 D.民族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
1919年5月,清华大学师生在操场上焚烧日货。这种举动()
①属于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②表达了我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决心
③表现了清华师生的爱国情操
④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揭示了资产阶级()
| A.曾经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
| B.永远是人类财富的象征 |
| C.始终是社会进步的代表 |
| D.将来是世界经济的霸主 |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 A.海外市场的形成 | B.垄断组织的出现 |
| C.圈地运动的推进 | D.民主制度的确立 |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 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 ②轮船③汽车 ④飞机
|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