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Ⅰ表示甲、乙两种植物O2吸收速率及释放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图Ⅱ表示某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乙植物O2吸收率及释放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与甲植物相比,乙植物适于在__________(填“弱”或“强”)光照条件下生活。
(2)图Ⅱ中,C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Ⅰ是在环境中CO2浓度为图Ⅱ中D点时测得的曲线,现将CO2的浓度由D提高到E。图Ⅰ中B点将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若图Ⅰ是在环境中CO2浓度为图Ⅱ中E点时测得的曲线,现将CO2的浓度由E提高到F.图Ⅰ中 B点将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4)图Ⅰ中光照强度为A时,甲植物叶肉细胞中气体交换情况与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相对应,若长时间处于A点时的光照强度,甲、乙两植物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_。
(5)在适宜光照条件下为植物提供H218O,一段时间后,下列产物中可能检测到带18O标记的物质是______(可多选)。
A.H2O | B.CO2 |
C.(CH2O) | D.O2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6分,每空1分)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和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洗涤红细胞时要用______(填溶液)反复洗涤、离心。要让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时要加入_________。
(2) 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即血红蛋白的粗分离,目的是除去_______。
(3)然后通过_____(填方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进行纯度鉴定,使用最多的是______(填方法)。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6分,每空2分)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18分,每空2分)果蝇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红眼和白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最初只有基因B,则出现基因b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果蝇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这种变异属于。
(2)右图甲、乙表示基因B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基因B的过程。若B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
(3)右表是两只亲本果蝇交配后,F1的表现型及比例。已知果蝇某一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成活,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该基因型可能为。
灰身红眼 |
灰身白眼 |
黑身红眼 |
黑身白眼 |
|
雄性 |
3/15 |
3/15 |
1/15 |
1/15 |
雌性 |
6/15 |
0 |
1/15 |
0 |
(4)果蝇的眼色受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当每对等位基因中均有显性基因时为野生型果蝇,眼色表现为暗红色。现发现三个隐性的突变群体,眼色分别为白色、朱红色、棕色。这三个群体均为纯合子,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中的非同源染色体上。
①实验中发现,隐性的突变群体中,任何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暗红眼,说明眼色至少受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现有一暗红色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现将该果蝇与多只隐性的雌果蝇(这些果蝇控制眼色的几对基因都是隐性的)进行测交, 请预测测交后代结果,并做出杂合基因有几对的结论。
I.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
II.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
III.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对杂合。
(10分,每空2分)下图1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图2是该生物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细胞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图1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2)图中可能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是。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分别发生在图1所示的细胞中。
(4)图2中不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有。②与图2对应的区间是。
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当显性基因B和Y都不存在时,颜色为白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杂交组合 |
P |
F1表现型及比例 |
组合一 |
甲×丙 |
绿色:黄色=3:1 |
组合二 |
乙×丙 |
全为绿色 |
组合三 |
甲×丁 |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 |
组合四 |
乙×丁 |
绿色:蓝色=3:1 |
(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甲________、乙_______、丙 _______、丁_______ 。
(3)杂交组合三中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________ 或______。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____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_______ 。
(4)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代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代白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