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匹兹堡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曾有 美国“钢都”之称;武汉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钢铁工业发达。两城市所在地区人口密集、制造业发达。
二战后的匹兹堡钢铁工业由于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为振兴经济,匹兹堡开始实施“复兴计划”(如下图)。
(1)据匹兹堡实施的“复兴计划”,简述武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开发建议。
19世纪,美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出口贸易。19世纪晚期,美国工业力量上升,一些工业企业开始向海外寻求商业机会。最初是产品出口,进而直接投资设厂。到20世纪初,美国新兴的跨国公司在英国、欧洲及加拿大等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工厂和销售部门。
(2)依据材料,概括19世纪到20世纪初美国外贸发展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中美文化差异例举
|
价值取向 |
朋友关系 |
时间观念 |
社会关系 |
中国 |
集体主义 |
情深持久 |
比较怀旧,注重未来 |
更加正式、注重等级 |
美国 |
个人主义 |
较易改变 |
注重眼前 |
不够正式、注重平等 |
(3)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选自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95年“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拟定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凯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中,维新派的主张体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什么思想?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日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 |
乙中国旧思想 |
丙欧洲新思想 |
一、国家及君、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二 陈独秀眼中的中西文化
《东方》记者又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伊古以来之政治原理,本以民主主义为基础。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不变;故以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为基础之固有文明,与现时之国体,融合而会通之,乃为统整文明之所有事。”呜呼!是何言耶?夫西洋之民主主义(Democracy)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by the people)而非为民(for the people)”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民本主义,乃日本人用以影射民主主义者也,其或径用西文Democracy而未敢公言民主者,回避其政府之干涉耳),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倘由《东方》记者之说,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不变;则仍以古时之民本主义为现代之民主主义,是所谓蒙马以虎皮耳,换汤不换药耳。毋怪乎今日之中国,名为共和而实不至也。即以今日名共和而实不至之国体而论,亦与君道臣节名教纲常,绝无融合会通之余地。盖国体既改共和,无君矣,何谓君道?无臣矣,何谓臣节?无君臣矣,何谓君为臣纲?如何融合,如何会通,敢请《东方》记者进而教之,毋再以笼统含混之言以自遁也。
——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原载《新青年》6卷2号)
(1)据表中甲内容分析,“欧洲旧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
(2)结合当时的中国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梁启超做出上述比较的意图。
(3)依据材料,概述陈独秀与《东方杂志》记者观点的不同。
(4)依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观。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罗马法》规定:“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合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讲述了个人心得:“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行大道: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大道”还代表着各级政府和官员要依法治国,依法理政,依法办事,自己更要首先做到遵纪守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国网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和《人权宣言》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的法制原则?据此说明罗马法与近代资本主义法学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并联系近代以来世界与中国历史发展,分析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之间的相互关系。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学者对偃师二里头遗址进行了20次科学发掘……遗址北部发现了烧制陶器的窑址,南部发现了陶范和坩埚残块。发掘出土的文物中陶器最多,有689件。如豆、簋、钵、瓮、盆、罐、缸、版瓦、筒瓦、瓦当、陶水管和瓦钉等。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有关陶器的什么信息?(4分)
(2)从材料二看,当时的陶器有什么特征?(2分)
(3) 陶器出现的意义是什么?(4分)
[探索历史的奥秘](10 分)
材料一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玛雅文化诞生于公元前2世纪,大约在公元前250年即进入所谓的古玛雅时代,其中心地带从危地马拉高原、墨西哥城、萨尔瓦多、洪都拉斯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辽阔平原。玛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更是美洲非常重大的古典文化。玛雅(Maya)文明孕育、兴起、发展于今墨西哥合众国的尤卡坦半岛、恰帕斯和塔帕斯科两州和中美洲内的一些地方,包括今日的伯利兹、危地马拉的大部分地区、洪都拉斯西部地区和萨尔瓦多中的一些地方。这一地区的总面积为32.4万平方公里。后世研究者推测玛雅文化流行地区的人口最高峰时达1400万人。
──选自百度百科《玛雅文明》
材料三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一个研究小组公布的最新研究,提出了对玛雅文明衰落之谜新的解释:持续严重的干旱气候导致玛雅政权出现动荡,之后爆发的战争、饥荒、迁徙,令玛雅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最终使曾经繁华一时的玛雅文明昙花一现,神秘消失在美洲热带雨林之中。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引自百度百科《玛雅文明的消失之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图片,概括图片中遗址对研究玛雅文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玛雅文化的特点?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您认为玛雅文明消失还有哪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