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1989年,世界政局深受东西方冲突的影响。美国和苏联这两股新兴势力都试图主导战后国际新秩序,又因双方政府构建、经济制度的不同,分歧更加突兀,很快“冷战”局面彤成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两大势力结盟,卷入相互对峙的局面。美苏两大阵营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使全球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下。为了不被强行纳入大国集团体系,那些在二战后赢得民族独立的前殖民国家纷纷投身于不结盟运动中。
——(德)克劳斯·伯恩德尔等《图说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冷战支配了战后的重建活动。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冷战,以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宣传战为特征,但在某些地区,冷战也会变热,如1950—1953年间的朝鲜战争,冷战也有升级为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具破坏力的战争的危险。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三  1945年以来,人类前所未有地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取得巨大进展,但是,成果的分配却并不公平,西方工业大国从中获取绝大部分财富。于是,世界政治的冲突不再是东西方之间,而是南北区域之间、贫富差距之间的冲突。
——(德)克劳斯·伯恩德尔等《图说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冷战”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影响。
(2)材料三中“南北区域”之间的冲突指什么?导致“世界政治的冲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参阅下列图片,简要说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概貌及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
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材料五:2006年在山东曲阜举行了孔庙祭孔大典活动。祭孔的主题是“同根一脉,两岸祭孔”。这是50多年来海峡两岸历史上第一次携手共祭中华民族的文化先哲。
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自左至右三位人物A、B、C分别是谁?
(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3)依据材料三,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
(4)根据材料四,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5)从经济、文化的角度,你认为2006年祭孔活动对两岸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

滇平
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瀚海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衿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材料二共四海之利为利,合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1)根据材料一的诗词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三首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在上述历史事件中康熙帝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2)材料二是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的一段话。依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伯斯庇尔的墓碑上:“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过往的行人啊!千万别为我默哀,因为如果我活着,你们谁都活不了。”
在雅各宾派执政的几年中,法国血雨腥风,人民提心吊胆。革命内部的丹东、罗兰夫人等都遭到迫害。
罗兰夫人在被雅各宾派处死的时候说:“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借你之名而行。”
——根据《百度网》整理
材料二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予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
(2)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是什么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维新运动恰好赶上了民众普遍的排外高潮,向西方学习的戊戌变法运动被视为篡位的奸臣,维新运动在农民中留下的印象极为淡漠。
戊戌变法废除科举堵塞了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机会,他们或嚎啕痛哭,或大骂康党,一时之间,全国上下义愤填膺,很多原来支持变法的知识分子转而反对变法。
取消旗人的寄生特权,准其自谋生计,旗人生计受到严重影响,裁汰绿营使旧军人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保障,这些人群起攻击变法,诋毁维新派。
撤销重叠闲散机构,裁汰冗员,使整个官僚体系与变法处于敌对状态,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几十条措施很少得到真正的贯彻。
-——张鸣《维新变法与民众反应》
(1)根据材料分析,戊戌变法受到了哪些人的反对?反对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