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段对话:
李娜:妈妈,我明天和同学们去爬山。
妈妈:有男同学吗?
李娜:有
妈妈:(非常生气)不能去!女生不能和男生一起玩。
李娜: ?
(1)李娜最终运用所学知识说服了妈妈,请想一想她说了些什么?
(2)作为同龄人,请给李娜提几条关于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11月14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上海市某重点小学五年级学生晓春,体重不足40公斤,书包却足足有6公斤重。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四年级开始就这样了,班里有近40名学生,用拉杆书包的占了大约1/3.不光是书包不轻,做作业压力更重。“连每天一小时午休的时间都被占用了。”
材料二
(1)材料中晓春和她同学的遭遇,你遇到过吗?面对如此“重负”,你的感受和反应是什么?
(2)有人认为,“减负”就是完全消除学习中的压力,让学生“轻装上阵”。这种观点对吗?
(3)你认为“减负”减的是什么?在“减负”方面,学生自身应该怎么做?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着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三栖尖兵”——何祥美的颁奖词。
人物介绍:1999你啊你入伍时,何祥美只是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当兵第六年,何祥美幸运入选狙击手集训班。刚进狙击班,他就立志要成为狙击手中的王者,强迫自己取忍受炼狱一样的生活。经过魔鬼般地训练,何祥美熟练掌握了各种武器的性能,被战友们封为“枪王”。党一名神枪手的目标实现后,何祥美又有了新的目标——成为“空中猎鹰”。他广泛涉猎和钻研相关知识,仅用了4个月的训练时间,就成功试飞某飞行器并当上了教员。随后,喜欢挑战的何祥美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目标——潜水,并成功完成深海下潜的训练任务。
(1)从“成为狙击手中的王者”到成为“空中猎鹰”再到“潜水”,何祥美的成功离不开他对人生的不断追求和科学规划。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何祥美各个时期选择了不同的理想,但其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你认为是什么?
(3)你有怎样的人生理想?要实现这一理想,你应该怎么做?
观察学习压力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1)这个曲线说明了什么?
(2)这对我们有何启发?
某家电厂是一家集体企业,多年来该企业的产品种类多、质量高,市场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就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什么该企业能够取胜,该企业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分配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计件工资,还设立了技术创新奖、产品质量奖、销售贡献奖等分配方式,收入分配拉开了档次。
(1)在该企业的收入分配中,哪些生产要素参与了“蛋糕”的分配?
(2)这种分配方法对吗?为什么?
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如下现象:一些同学常使用发泡塑料餐盒、一次性塑料袋盛装食品。请回答:你对上述现象中这些同学的做法赞同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