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些体系”是指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指出:“后世的立法,没有一个像罗马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奴隶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种立法都是纯粹由于经济强制,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材料表明古代罗马法
①极力保护私有财产权利②具有某些习惯法因素
③强制调解经济生活纠纷④对后世立法没有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5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丰收再丰收,跃进再跃进》的社论,提出争取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把我国各种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世界上最高的水平。由此可知

A.全国掀起了“大跃进”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 D.“左”倾思想在不断发展

下图是当时刊载日本宣布投降消息的重庆《中央日报》。对该报报道的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美英苏等团结抗战迫使日本最终投降
B.蒋介石的播讲内容肯定了抗战的正义性
C.它是记录抗战胜利相关历史的文献资料
D.它是研究抗战胜利相关历史的间接史料

下表摘自苏云峰《民初之知识分子(1912-1928年)》,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拥护者集中的组别应是
民初知识分子的年龄结构

组别
出生年代
1905年时岁数
1919年时岁数
1927年时岁数

1860
36~45
50~59
58~67

1870
26~35
40~49
48~57

1880
16~25
30~39
38~47

1890
6~15
20~29
28~37

1900
0~5
10~19
18~27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