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回顾两次世界大战,它既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材料一:见右图(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写出英国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邀请安倍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这个举动意义重大,首先表明了我们作为一个受害国的胸怀宽广大度,其次也是给了安倍一个正视历史的机会,如果安倍能代表日本象德国一样对二战的历史正确认识并向受害国人民道歉,日本就会得到受害国人民的原谅和包容,使日本真正的洗心革面,真正的重新溶入国际社会……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和德国之所以要得到受害国的原谅,是因为他们在当时参加了哪一个侵略集团,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据材料二回答,日本怎样才能得到受害国人民的原谅和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核武器研制成功主要得益于爱因斯坦的哪一理论成果?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什么样的政治局面?这种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以来,南海和钓鱼岛相继出现紧张局势,除了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相关国家贪心太重外,与美国重返太平洋战略不无关系。日本更是依仗美日安保条约,再砸钓鱼岛问题上屡屡挑战中国底线。
材料二: 2012年9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结束对日本的访问抵达北京开始访华。在日本,帕内塔一方面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冷静,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美日安保条约的重要性,表示美国有义务保护日本免受外来侵略。中国国防部部长梁光烈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同时还表示中国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保留进一步采取行动的权利。但是我们总是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方式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判断造成钓鱼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针对钓鱼岛问题,我国应采取怎样的内外政策?
(3)在钓鱼岛问题上,青少年该怎么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从一部介绍中国1956-1976年发展历程的文献中看到了这么一首顺口溜:“社会性质大变化,经济建设太冒进,十年内乱多艰辛,自力更生求奋进。”
(1)“社会性质大变化”是指我国哪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建立?它是通过什么途径建立的?(2分)
(2) “经济建设太冒进”指的是我国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哪些失误?它留给我们哪些历史教训?
(3)“十年内乱”指的是哪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4)“自力更生求奋进”,在这一时期还有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令我们自豪,请举一例。(1分)

[关注时代主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21日上午,索马里青年党为了报复肯尼亚政府出兵索马里的政策,对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进行了恐怖袭击。该事件造成240人伤亡(其中72人死亡)。
材料二: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各国首脑基于本国的立场,有如下阐述:
A国总统说:我们已经尽力了,我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支付可怕的贷款利息;而本金的清偿,只有上帝才知道会在那一天?
B国总理说:我们有可可、咖啡、大豆,但是你们却要限制我们的出口,当然即使有大量的出口,也换不来你们的几台机车。
C国总统说:你们利用过非洲,历史上你们从非洲获得的利益无可估量,而当你们强大的时候,却叫非洲不要别扭。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还存在什么问题?材料反映该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三国领导人的话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请分别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4分)
(3)解决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请你列举一个近年来中国帮助非洲国家的实例。(2分)

[祖国和平统一]
材料一:在印尼出席APEC会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了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习近平指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夯实共同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
材料二:“春风犹化千层雪,海水流连两岸新”。热情的网民通过一首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情,摘录其中一首:
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
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信双赢的春天气息
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请你评说时政热点,感悟小诗蕴意——
感悟①:什么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在新形势下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是什么?
感悟②“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这沉甸甸的发问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
感悟③:“问题总归要逐步解决”“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你说说理由。
感悟④:“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和平双赢”的路上,还有许多的曲折和障碍,怎样才能真正解决台湾问题?

[共谋未来发展]
材料一: 1955年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而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和转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
材料二:金秋十月印度尼西亚再次迎来中国贵宾。当地时间2013年10月2日下午2时许,习近平主席的专机抵达雅加达。同苏西洛总统会谈、出席中印尼商务午餐会、印尼国会发表演讲、与中印尼青年交流……习近平主席展开一系列活动,谱写两国友好新篇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有哪些内容?
(2)在亚非会议上由周恩来引申和发展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请你写出其基本内容。
(3)中国和印尼同属于国家,两国的交流和合作被称为合作。
(4)请你写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