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王皇后来看望。她走后,武则天掐死公主,嫁祸于王皇后。为上位掐死亲闺女,这个桥段在历史上颇有争议,比如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只记载有小公主的暴卒。下列对材料的表述恰当的是( )
| A.“为上位掐死亲闺女”体现了宗法观念的逐步淡化 |
| B.“桥段在历史上颇有争议”体现对待历史人物的两面性 |
| C.武则天后宫的争宠上位侧面反映了皇权的强化 |
| D.历史记载缺乏有利证据,不宜过度依赖 |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
| C.分封制和宗法制 | D.宗法制和郡县制 |
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 )
| 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 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
| C.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 D.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 |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
|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
| C.肯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
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①推行郡县制度 ②规定皇帝称号 ③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承认土地私有
|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