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合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
|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假如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 |
|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
| 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
用蔗糖、奶粉和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 |
| 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 |
| C.乳酸菌是异养厌氧菌 |
| D.只有奶粉为乳酸发酵提供氮源 |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
|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
| 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
|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
耐冷菌是生活在低温环境下的一类微生物,在0~5 ℃可生长繁殖,最高生长温度一般在30 ℃左右。关于耐冷菌的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 A.耐冷菌参与代谢的酶在低温下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
| B.不同取样地点相比较,北方寒冷地区水土中较易分离出耐冷菌 |
| C.探究耐冷菌生活的最适温度,自变量应为温度,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 |
| D.分离纯化耐冷菌的过程中,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丢弃 |
如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乙是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 |
| B.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 |
| C.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 |
| D.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 |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
|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
|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
| 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