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此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
(2)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
小华随意选取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此石子的密度是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现有器材:电源(电压恒为 、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导线若干,额定电压为 的待测小灯泡(电阻约为 ,滑动变阻器两个 :“ ”; :“ ” 。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选填“ ”或“ ” 。
(2)如图甲所示是小田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图,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中用“ ”标出这根错接的导线,只改接一根导线使电路成为正确的电路(不能与其他导线交叉)。
(3)小田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始终不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都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的故障是 。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绘制出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5)该组的另一同学接着实验时,发现电压表 量程已经损坏, 量程还可以正常使用,在不添加器材的情况下,为了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在丙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6)由图乙推知: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一半时的电功率为
,小灯泡的实际电流是额定电流一半时的电功率为
,则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
②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③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④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
(2) 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选填“有关”、“无关)。
(3)在第②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
(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 。
(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 。
(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 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 。
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 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它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 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在“连接串联电路”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 状态。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 ,小慧发现 、 两只灯泡都不亮,她用手按一下灯泡 , 、 仍然都不亮,按一下灯泡 ,两灯都亮,松开手两灯又不亮,则故障可能是 。(选填“ 灯丝断了”、“ 灯丝断了”、“ 短路”或“ 与灯座接触不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灯同时亮,断开开关两灯同时灭;将开关 换接到 和 之间、 和电池负极之间,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