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___mol/(L·min)
(2)t1℃(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上表。请回答: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___状态;C1数值__________0.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单选),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单选)。
a、增加了水蒸气的量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下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已知B、D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液态化合物,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
(1)A的化学式B的电子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G→ H。
F+J → B + C + I。
(3)0.3mol I与足量C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mol。
(4)容积为10 mL的试管中充满I和G的混合气体,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水全部充满试管,则原混合气体中I与G的体积分别为_____mL,_____mL。
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
Ag+ Na+ |
阴离子 |
NO3- SO42- Cl- |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 B、 C三种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端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27克。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图如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_______极(填写“正”或“负”),甲、乙电解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计算电极f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______。
(3)写出乙烧杯的电解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电解后甲溶液的体积为25L,则该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 。
(5)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加入_______ g 。(填写化学式)
乙偶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香料品种。乙偶姻(相对分子质量为88)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其原子个数比为2:4:1 ,乙偶姻中含有碳氧双键。与乙偶姻有关的反应如下:
已知:
(1)乙偶姻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X是乙偶姻的同分异构体,属于酯类,写出其所有可能结构简式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③的反应类型:① 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
(4)A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 ___________________、乙偶姻 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D → 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气)+B(气)C(气)。
I(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3)若开始时放入x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mol,则x=________mol,y=________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mol(乙)等于2mol
(丙)小于2mol(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II 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__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a<b(乙)a>b(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E是中学化学常见单质,构成它们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α、b. c.d.е;且3 (a+b) =" 2" (a+c) =" 3" (d-a);X、Y、Z、M、N、W、H、K是常见化合物,X是B和C的化合产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图中反应物和产物中的H2O已略去):
(1)Y的电子式为,构成D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周期族。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E的氧化物与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固体N常温下即挥发,183℃升华,几乎溶于所有的有机溶剂和H2O中,据此判断
N为型晶体。
(4)25℃时,PH=5的W和N的水溶液中由H2O电离出来的H+离子浓度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