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迄今为止,所有关于9 0后的讨论,都毫无例外的聚焦在一个词 “自我”。90后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实现的使命感,他们是中国历史上自我意识最为强烈的一群年轻人。 他们正处于中国社会个体崛起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是成长于消费主义和互联网的新一代个体,集体意识形态的淡化、独生子女困境、文化和信仰的缺失是形成其“自我”的重要因素。年轻人有自己独特的基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方式,找到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最终会推动社会的变化。他们追求品质生活,向往生活的宽度、长度却焦虑青春早逝、逆袭无望、消费不起;他们追求深度自我,向往独立思考、亲身体验却害怕挫折与缺乏自主管理能力;他们追求独而不孤,向往志同道合者的陪伴和鼓励、真诚轻松的人际关系却担心太多时间浪费、太多利益关系:他们追求善良微光,向往善意而美好、自由而公平却焦虑缺乏影响力、信任及本性丢失。他们在走时代背景下构筑自己的小世界:快乐、理性、体验与消费是他们的行动准则。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90后强烈的“自我意识”存在的合理性。
(2)文化和信仰的缺失不仅是形成90后这种“个体化”的重要因素,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未来。请你运用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3)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正确认识90后的向往和焦虑。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科学发展观 实现人生价值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上一般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定量测度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我国的调查结果如图:

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日本在1991年为3%、加拿大在1989年为4%、欧盟在1992年为5%。
材料二: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虽然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但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生活中,面对“吃绿豆能治百病”、“碘盐防辐射”这些谬误信息,很多人难以辨别真假,一度出现疯狂的抢购风潮,引起了市场的波动。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⑵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请运用社会历史观有关知识,说明“重视公众科学精神”的哲学依据。

2011年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目前,国际上被认可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地区GDP总量的标志性比例为70%。

材料二:2011年上半年我国“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

消费
47.5%
资本形成总额
53.2%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
—0.7%


注:在正常的情况下,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应该是60%以上,不少发达国家在70%左右。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下列有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举措,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1年6月8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对外全文公布。规划明确了国家层面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功能定位,将全国划分为国家层面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材料二
为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配置,从全国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引导人力资源流动,这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开创了更宽阔的天地。对此,有人认为:“大学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原因。
(2)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11年4月7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00元和400元。成品油价格提高后,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国家将继续对种粮农民、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给予补贴,对出租车行业给予临时补贴。同时,国家明确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公司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作用,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将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规定价格政策,以及囤积居奇、造谣惑众、合谋涨价、搭车涨价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进行各项补贴、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的原因。

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消除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请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