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信息表明( )
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 B.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
C.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 D.乙岛图示比例尺比甲岛大 |
某游客于当地区时1月1日13时出发,用3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该汽车行驶的路段及方向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① |
马斯达尔位于西亚国家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约24°N,54°E)的郊外,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城市。表1为马斯达尔(1977~2007年)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7~8题。下列获取电力的方式中,目前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A.太阳能发电 | B.垃圾发电 | C.地热发电 | D.风能发电 |
下列关于马斯达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月季风带来降水 | B.属于地中海气候 |
C.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 D.八月受东南信风影响 |
图4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S为南极,P为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图5表示四地旗杆或桅杆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回答5~6题。若从该日开始P点向北极点移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 B.北京日出越来越晚 |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D.地球公转由快剑慢 |
当P点地方时为6月22日9点时,图5中影子朝向正确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2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图3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据此回答3~4题。若a形成化石,b形成图3 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大气圈 B.乙占有甲的全部
C.乙表示岩石圈 D.乙影响丙的演化图3所示的区域
①热带气旋活动频繁②生态系统比较脆弱③植被根系比较发达④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如图1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据此回答1~2题。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A.表面均温更高 | B.属于远日行星 |
C.昼夜温差更大 | D.大气层厚度更大 |
在“第二行星家园”上
①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
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④可见地球从西方“升起”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图4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S为南极,P为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图5表示四地旗杆或桅杆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回答5~6题。若从该日开始P点向北极点移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 B.北京日出越米越晚 |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D.地球公转由快剑慢 |
当P点地方时为6月22日9点时,图5中影子朝向正确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