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有的国家只抵抗了几个月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军队英勇抗战达14年之久,牵制和消灭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消耗和拖垮了日本的经济,使其无更多力量入侵澳大利亚、印度等地,也无力进攻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有效地避免了苏军两线作战。没有中国军队的浴血奋战,其他国家将会付出更大代价,胜利也不会来得这么早。”材料表明( )
| A.有的国家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侵略表现出妥协退让 |
| B.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
| C.中国军队牵制了日军才使苏军完全避免了同日军作战 |
| D.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因 |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礼法并施,王霸兼用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 B.荀子 | C.韩非 | D.吴起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观念主要是
| A.重义轻利 | B.人性本善 | C.民贵君轻 | D.尊王贱霸 |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①孔子②孟子③荀子④庄子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③ | D.②③④ |
下列对孔子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孔子的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
| B.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
| C.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是孔子的思想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而形成的 |
| D.孔子的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 |
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
|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
| 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
|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