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子,原子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①一滴水中大约含有6.7×1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糖放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更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同一种元素,B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为黑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2)若A为无色气体,且实验室可用相同的装置制取和收集A和B。则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_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___;
(3)若A中x = 13,其微粒符号为__________;若A和B的微粒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也可)。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武汉市家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4)防毒面具的主要成分是活性炭,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的性质。
(5分)新闻联播报道:14年6月14日,湖南一乡镇化工厂周边的三百多小学生血铅超标,该厂以锌铅粉为原料,生产电锌。记者来到厂区发现排废水直通湘江,厂区院内散发刺鼻的气体。而当地官员指着废水池说这里无铅,你可以取样检查,还说儿童铅超标是在学校嘴里咬铅笔造成的。据此探究:
[提出问题]厂区内的刺鼻气体是怎样产生的?废水池内是否含有铅离子?
[反思与评价]学习化学要树立科学的思想观,揭露伪科学,学生咬铅笔能否造成铅中毒?请你评价(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发现,该厂用锌铅粉(主要成分为ZnS和PbO)和稀硝酸(化学式为HNO3)混合进行生产,请你写出产生刺鼻的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已知pb(NO3)2溶液没有颜色,假设废水池中含有Zn(NO3)2和Pb(NO3)2,将废水浓缩(溶液蒸发部分水)后,将一种(3)__________金属加入到废水中进行检验,看到的现象是(4)________________,证明废水中含有铅离子。
(5分)A、B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两种溶液,用四个圆表示四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用“”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成该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