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位于北京城西三里河)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据北京晚报2013年3月2日)计委大院的落寞,是由于
A.中苏关系恶化 | B.经济计划手段彻底退出舞台 |
C.中美关系正常化 |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
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 B.空想社主义者 |
C.巴黎公社领导人 | D.第一国际领导人 |
下图选自资中筠《开放中的变迁》,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1898年是清代民间社团创立最多的年份 |
B.甲午战败后几年内民间社团数量增长较快 |
C.晚晴的民间社团以推翻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 |
D.辛亥革命时期民间社团合并为政党故数量减少 |
《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 B.辛亥革命不彻底 |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
鲁迅先生曾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 B.义和团运动中 |
C.辛亥革命中 | D.新文化运动中 |
中国民国三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牡丹江日报刊登:联合中学女子部招考初中及高中新生若干名。年龄十三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意欲考入者,务于四月五日以前到校务课报名,同时于四月六日在联合中学教室开始试验。关于以上材料表述错误的是
A.这所学校就是今天的牡丹江一中的前身 |
B.从报纸可以得到入学报名的时间、地点 |
C.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
D.当时学校是完全高中,体现男女平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