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14—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主张反对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反对教会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强调人的作用。……随着运动蓬勃开展,近代自科学也产生了许多新成果。
——马世力《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材料二:资产阶级国家在宪法上规定:立法权,即国家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权力,由议会行使。行政权,即治理整个国家内政外交的权力。司法权,即监督法律的执行和行使审判的权力,由法院行使。三权之间,既相互分立,各有自己的职权范围,又相互制约,任何一方的权力都受到另一方的限制。
材料三:在18世纪的思想运动中,一批知识界精英表现出对理性力量的最大信任。17世纪科学革命表明,宇宙间的秩序和可用数学加以证明的法则在自然界中起着作用。思想家们则认为,用类似的法则和理性来审视人类社会也是可能的。……他们对现存制度,特别是对教会的抨击是及其大胆的,他们为思想解放而斗争。……运动对欧洲大陆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运动是指欧洲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哪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1分)
(3)材料三中的思想运动是欧洲的什么运动?这场思想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运动对欧洲大陆和北美产生了什么的重要影响?(3分)
(4)据上述材料,指出这两次思想运动性质上的相同之处,并就思想运动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分)
材料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材料二、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2)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二,概括出他的教育思想。
(4)如何评价此人?(2分)
同学们,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在众多历史人物中,你最喜欢(或者佩服)谁?为什么?请简单论述。
提示:1、可以写课本上学过的历史人物,也可以写课外自己了解的;
2、原因至少写两点,每点2分;
3、要求语言表达清楚,逻辑严密,符合史实。
材料一:
材料二: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自田和篡位称候,传两世,至威王,两败梁国(注:即魏国),桂陵与马陵……国势大盛。而其时,秦亦渐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五: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六: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1)图一和图二共同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图二反映的是该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政治变化?这一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 城濮大战后,谁又成为中原霸主?
(3)材料三中所说的“国势大盛”是指哪个诸侯国?指挥该国军队“两败梁国”的是哪位军事家?
(4)材料四和材料五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著名的变法运动?请你说说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5)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请你写出一个。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有我先。”
——孙中山
(1)图一所示房屋主要分布在图二中的哪个地方?(用字母作答)
(2)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用字母作答)
(3)距今约70——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的远古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用字母作答)
(4)材料二中提到的“轩辕”是指谁?他生活在什么地方?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1)根据材料一判断文中所描述的物品是什么?由此事引发的战争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事件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