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民主与专制如一对并蒂莲,在古代东西方都开出了文明之花,但近代以来民主成为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在率先建设现代化的那些社会中,由于现代性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因而转变过程徐徐展开,延续了几个世纪”。以英国为例,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发生在1649-1832年,经济和政治转变是在1832-1945年,直到20世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完全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社会整合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事情。
——邢悦《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
材料三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体现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分析图二所示制度形成的政治原因。
(2)17世纪晚期,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从1649-1832年中英国在确立与完善这一政体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模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并分析这些制度得以实行的法律依据。
下列材料为萍浏醴起义颁布的檄文:
特数鞑虏十大罪恶,昭告天下,以申挞伐:鞑虏逞其凶残,屠杀我汉民族二百余万,窃据中华;一大罪也。鞑虏以野蛮游牧之劣种,蹂躏我中华文明之祖国,致列强不视为同等;二大罪也。鞑虏五百余万之众,不农不工,不商不贾,坐食我汉人之膏血;三大罪也。鞑虏妄自尊大,自谓天女所生,东方遗胄,不与汉人以平等之利益,防我为贼,视我为奴;四大罪也。鞑虏挟“汉人强,满人亡”之谬见,凡可以杀汉人之势力,制汉人之死命者,无所不为;五大罪也。鞑虏久失威信于外人,致列国乘机侵占要区;六大罪也。鞑虏为藉外人保护虏廷起见,每以汉人之权利,赠给外人,且谓与其给之家奴,不若赠之邻邦;七大罪也。鞑虏政以贿成,官以金卖,致政治紊乱,民生涂炭;八大罪也。鞑虏于中国应举要政,动以无款中止,而宫中宴饮,颐和园戏曲,动费数百万金;九大罪也。鞑虏假颁立宪之文,实行中央集权之策,以削汉人之势力,冀固虏廷万世帝王之业;十大罪也。其余种种罪恶,不能尽出,特举大略,以晤天讨。
请回答:
(1)概述檄文所列举的清朝统治者的罪恶。
(2)你认为檄文中的哪些观点是错误的?
(3)檄文最明显的思想倾向是什么?你对此做何评价?
考查点:同盟会成立的影响及对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的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扫除数千年种种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日革命。
——《革命军》
材料二 自世界文明日开,而专制政体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聪明,而人人皆得有天赋之权利可享。
——《革命军》
材料三 (革命军)以通俗浅显,适合当时社会需要,几乎人手一编,卒赖其言为驱胡建国之本,功不在孙、黄诸公之下。
——《南京临时政府追悼革命先烈祭文》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邹容提出了什么思想?其思想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材料三中说《革命军》为“建国之本,功不在孙、黄诸公之下”。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加以简要说明。
(3)材料一的局限性是什么?材料三中的“驱胡”之意怎样解释?你怎样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强“各国内也有与我们有仇的,也有和我们无仇的”,“我们要杀洋人,当杀那千军万马的人,不要杀那一二无用的洋人”。
——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二 ……一旦开战,“在两军阵前,有进无退,巴不得把他杀尽。洋兵以外的洋人,一概不伤他。洋兵若是降了擒了,也不杀害”,也“不能灭洋人的国”。
材料三 面对洋人,“越恨他,越要学他;越学他,越能报他,不学断不能报”,“即如他的枪能打三四里,一分钟能发十余响,鸟枪只能打十余丈,数分钟只能发一响,不学他的枪炮,能打得倒他吗”?
——陈天华《警世钟》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陈天华在对待洋人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什么看法?
(2)材料二中,陈天华提出了反侵略斗争的一种什么策略思想?
(3)材料三中,陈天华提出了反帝国主义的什么主张?这是对谁的什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说明陈天华在反帝问题上的主张,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维新变法 | D.鸦片战争 |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
请回答: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为什么没有在19世纪末而是在20世纪初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
法国大革命开始至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的二十余年中法兰西不曾间断战争。先有普奥联军的武装干涉,继而是欧洲反法联盟的进攻。拿破仑帝国时期又频繁对外战争直到莱比锡之战,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走向瓦解。
(1)英国参加和组织反法联盟是为了什么?
(2)你怎样看待和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莱比锡之战为什么被称为“民族之战”?
(3)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法国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