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因素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A |
钢 |
20 |
0.3 |
B |
钢 |
20 |
0.7 |
C |
尼龙丝 |
30 |
0.5 |
D |
铜 |
4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 的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中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分析与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实验的全过程,所采取的步骤的合理的顺序是: (只填数字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你能说出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
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如图1中甲图所示,将木块 平放在长木板 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 ,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如图1中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 上,木块 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 ,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如图1中丙图所示,将木块 平放在长木板 上,并在木块 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 ,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2)由图1中 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1中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选填“大”或“小” 。
(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1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实验中小丽发现:当 为 时,木块 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 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5)实验拓展: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的作用, 和 图象分别如图3图4所示。则物体 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实验老师为“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准备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 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额定电压为 的待测小灯泡(电阻约为 、滑动变阻器 “ ” 、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
(3)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绘制了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从图象中还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小陈同学为了验证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他又借到了一个滑动变阻器 和五个定值电阻 、 、 、 、 ,其余器材不变。用定值电阻更换甲图中的灯泡,小陈同学得到如图丁所示的电流随定值电阻变化的图象,则实验中他所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选填字母: ,若某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为 ,则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
(5)下课前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要求:在只有下列实验器材的前提下测出未知定值电阻 的阻值。实验器材:电阻 、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滑动变阻器(已知最大阻值为 、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
小张同学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电路图,用以下步骤测 的阻值。
①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至 端,记下电流表示数 ;
②移动滑片 至 端,记下电流表示数 未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③请帮他写出 的表达式: (用字母 、 、 表示)。
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如图1中甲图所示,将木块 平放在长木板 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 ,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如图1中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 上,木块 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 ,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如图1中丙图所示,将木块 平放在长木板 上,并在木块 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 ,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2)由图1中 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1中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选填“大”或“小” 。
(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1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实验中小丽发现:当 为 时,木块 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 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5)实验拓展: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的作用, 和 图象分别如图3图4所示。则物体 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
(1)小李同学首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
(2)为了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小李同学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合理吗?为什么?答: 。
(3)四个小组测量出的石块密度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
|
|
|
其中错误的是第 组的测量结果。
(4)对实验进行评估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大
.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小
.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小
.先测石决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大
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红同学选用两个不同的小灯泡组成了如图甲所示的串联电路,然后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在 , , 三处去测量电流。
(1)她先把电流表接在 处,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的亮度不稳定,电流表的指针也来回摆动。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某段导线断开
.某接线柱处接触不良
.某灯泡被短路
.电流表被烧坏
(2)她排除故障后,重新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指示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的电流值为 。
(3)她测量了 , , 三处的电流,又改变灯泡的规格进行了多次实验,其中一次实验的测量数据如下表,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处的测量值有差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A) |
(A) |
0.16 |
0.15 |
0.14 |
.可能是因为测量误差造成的
.是因为没有对电流表调零造成的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本来就不等
.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的过程中,电流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