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10分)阅读下题解答:
计算:
分析:利用倒数的意义,先求出原式的倒数,再得原式的值.
解:
所以原式
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计算: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y>0时,x的取值范围
(2)写出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求函数y=ax2+bx+c的表达式.

解下列方程:(每题4分,共8分)
(1)x2-2x=-1;(2)(x+3)2=2x(x+3).

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P点处.

(1)如图1,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结AP、OP、OA.
①求证:△OCP∽△PDA;
②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B的长;
(2)若图1中的点P恰好是CD边的中点,求∠OAB的度数;(提示: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为300
(3)如图2,,擦去折痕AO、线段OP,连结BP.动点M在线段AP上(点M与点P、A不重合),动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结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EF的长度.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在x轴的正半轴上,⊙M交x轴 于A、B两点,交y轴C、D于两点,且C为弧AE的中点,AE交y轴于点G,若A点的坐标为(-2,0),CD=8

(1)求⊙M的半径
(2)求AE的长
(3)如图2,过点D作⊙M的切线,交x轴于点P.动点F在⊙M圆周上运动时,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比值:若不变,请说明变化规律

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于同一时刻在阳光下对校园中一
些物体进行了测量.下面是他们通过测量得到的一些信息:
甲组:如图(1),测得一根直立于平地,长为80cm的竹竿的影长为60cm.
乙组:如图(2),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为900cm.
丙组:如图(3),测得校园景灯的灯罩部分影长HQ为90cm,灯杆被阳光照射到的部分PG长40cm,未被照射到的部分KP长24cm.(灯罩视为圆柱体,灯杆粗细忽略不计且穿过灯罩中轴线)

(1)请根据甲、乙两组得到的信息计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是多少米;
(2)请根据甲、丙两组得到的信息,求:①灯罩底面半径MK的长; ②灯罩的高度KK’的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