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某地只有10个铜板和10个梨子,且一个梨子=一个铜板。后该地发行10元纸币代替10个铜板,则1元纸币=1个铜板,这时一个梨子的价格就是1元。如果该地发行20元纸币的话,则2元纸币=1个铜板,这时一个梨子的价格也就变成了2元。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的正确认识是( )
①控制货币发行量可稳定物价
②发行纸币可以增加社会财富
③纸币发行量与其购买力成正比
④国家(或地区)无法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有一位40岁的新疆维吾尔族人——阿里木,2002年孤身一人来到贵州省毕节市。身无分文的他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酒吧老板借给他100块钱。为了表示感激,他决定将爱传递下去。8年间,他卖了30多万串烤羊肉串,攒了10多万元,用满是烤羊肉串味道的“辛苦钱”,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并在毕节学院设立了助学金。尽管那是全校金额最小的助学金,学校却敬重地以阿里木的名字命名。这说明阿里木()
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②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
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我 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一天,老张收到外地儿子寄来的家书,不禁失声痛哭,家书上写道:“儿子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正巧来张家串门的李大爷接过家书一看,哈哈大笑。在这一哭一笑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不同的意识对人的生理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③事物排列顺序的变化可以引发不同的结果 ④任何事物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一大一小,国图3G时代领先时尚。”“一大一小”指的是国家图书馆以电视、手机为终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3G)推出的数字电视(国图空间)、国家图书馆移动服务(掌上国图)两项服务。这标志着国家图书馆在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连续提供服务的泛在化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截至2009年年底,国图数字资源已超过320TB,全文数据达1.65亿页。国家图书馆的发展()
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有利于增强文化公共设施的经济功能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传播和普及各种思想文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①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②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如果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对此问题,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A.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
B.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
C.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 |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