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几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文献,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部文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文献的颁布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
(3)谈谈以上二部文献在性质方面有何共同之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1911年4月本哈第著《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当,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
——《凡尔赛和约》
(1)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对德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3)材料三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引起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
材料二: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材料三:

(1)从图①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一说出上述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说出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
(3)结合材料二观察图②,试猜想一下,罗斯福总统会与美国农民说些什么?
(4)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材料二经济上的繁荣和强大,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直接影响着整个世界。背靠美国的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2012年野田佳彦制造钓鱼岛危机,2013年4月安倍晋三扬言“侵略无定论”,并企图修改日本“和平宪法”。他们成为世界或局部地区不安定因素的制造者。
(1)据材料一,时光流转,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烽火大地,如果你是驻西安某报社的记者,你在1936年12月12日会将哪一事件的报道放在报纸的头版头条?
(2)据材料一,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共主张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中共采取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一,这一重大事件“预示着团结抗战新局面到来”,具有重大的意义。写出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
(4)请你至少举3例史实说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和祸华的铁证。

材料: 电视剧《走向共和》已经和观众见面。此剧写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改革,不懈追求、探索,甚至是革命的历程。 “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三十年。甲午战争打中国打痛了,打醒了。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是一个改革和探索的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雄时代。”
──节选自电视剧《走向共和》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改革,不懈追求、探索,甚至是革命的历程”,你能说出具体的史实吗?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些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种“精神” 的含义是什么?我们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识图读图题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
(2)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什么特点?
(3)请你全面的评价第三个历史事件。
(4)请你根据上面提供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