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研读历史图片,挖掘出隐含其中的历史信息。

请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机器是什么?说说它的出现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2)图二所示机器是什么?它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怎样的时代?
(3)图三所示的重要发明是什么?它采用主要能源分别是什么?
(4)图四体现的是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迅猛增长的情况。试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 ……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榜文广为张贴,将占城稻推广到江淮两浙地区。
材料三: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一反映了其变化的依据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广州在宋代和清代前期在中国对外开放中所处的地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洋务派在江南地区所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
(5)古今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我们该怎样去应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他在两届的任期中设立了许多持续到今天的政策和传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也自愿的放弃权力不再续任,因此建立了美国历史上总统不超过两任的传统,维护了共和国的发展。
材料三: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的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
请回答:
(1)材料一人物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请再举一例说明他为美国民主政治做出的贡献
(3)材料三体现了贝多芬的什么思想?
(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汉代讲学图图二:京师同文馆

图三:京师大学堂图四:( )图五:北京大学
(1)请在图注中的括号中填写适当的名称。
(2)图一中讲学的内容在我国封建时代的地位如何?以图五为中心进行的什么运动提出的观点与此大相径庭?
(3)按照一定标准选出一幅与其他四幅不同的图片并说出理由。
(4)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

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孔子图二但丁
(1)图一人物有哪些政治主张?他的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2)图二人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3)思想意识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以上两位人物的思想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状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清朝GDP(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近1/3,却被4000名英国“东方远征军”攻破虎门,当时英国的GDP只是世界的1/20,1895年大清帝国的GDP比日本高9倍,仍惨败于甲午战争。
——《环球时报》
材料二

材料三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近代史上清朝在历次对外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的现状,其历史的转折点与材料二反映的史实有很大关系,结合材料二回答促进这个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3)三十年前,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国内外有利因素主要有哪些?
(4)材料二和三分别概述了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那些伟大成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