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强盛和民族发展需要独立、改革、创新。独立后的美国经历多次改革或革命,成为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曾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材料二 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当时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l)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真正革命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外部障碍,这个“外部障碍”是指?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面临的“分裂”危险是通过什么战争解决的?废除了什么制度?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推动美国历史发展的因素?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但近年来中日关系跌宕起伏、纷争不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8日,全国人大会议上,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做榜样。”
材料二: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王洋):一直以来,不断有日本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史实!2014年2月3日,日本NHK(日本放送协会)一名高层经营委员、作家百田尚树又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就历史认识问题发表狂妄言论,并拒绝道歉。
材料三:当地时间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迎来12月26日执政一周年之际,参拜靖国神社。
材料一所述的1894年、1914年的中国处于什么政府统治时期?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成因方面分析为什么不能把一站前的英德关系和现在的中日关系相提并论?
(3)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你如何理解王毅所答的“2014更不是1894”?
【反思篇】
材料三: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是什么?西方民主政治从产生起就存在局限性,请举例说明。
(2)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思想篇】
材料一:
图一 庄子图二 但丁图三 伏尔泰
(1)根据以上图片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相同点是什么?
【政治篇】
材料二:
图四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图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权力示意图
⑵根据图四指出秦朝开创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图五,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民主政治体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非常重要。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11分)
材料一
(1)材料中图一和图二人物为各自的国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分别是什么?材料中图三和图四人物面对各自国家遇到的经济困难,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二:中美关系年代尺
A BC
(2)年代尺中的时间节点,都发生了改变中美关系方向的重大事件。请写出A、B、C三点重大事件。
材料三: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比作建造一座大厦,那么相互尊重就是这座大厦的地基。只要我们双方真正做到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个地基就一定能打得牢,就能抵御风吹雨打,真正建成一座合作共赢的宏伟大厦,不仅惠及中美,也会造福世界。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答记者问
(3)历史上,中美两国既有对抗,也有合作。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应该构建怎样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本题10分)
材料一:在日本弱于他国时,他们默不出声地“拿来”外部才干,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然后自己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对外来技术改造和进化,直到超越。
------ 摘自《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回首过去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1)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拿来”外部才干是指孝德天皇在位时进行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同是天涯沦落人"。
(3)为何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 中日这次相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