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营口卷)】【携手同行 传中华美德】
材料一:2014年11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该系列教育活动拟持续开展,第一个周期为三年,从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每年举办一届。
材料二:某大学学生纪名扬,看到一位八旬老人摔伤后,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实施救护,直到老人得到妥善救治,他才悄然离开。
(1)材料一中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属于社会主义① 建设的② 方面的内容。
(2)材料二体现了纪名扬同学在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请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3)请你从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内容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实际谈谈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4)为了响应国家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你所在的学校将开展一次以“做传承美德好少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活动方式?(至少举出两种)
观亚欧盛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材料一:2011年9月1日至5日,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既首届中国—亚欧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面向未来,我们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全面提升沿海开放、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沿边开放,鼓励向西发展。
材料二:在这次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援疆热潮再次兴起。已签约的178个内联合同项目总金额高达1850多亿元,其中19个对口援疆省市企业与新疆的签约金额达1136、7亿元,签约额名列第一的省份是山东省。其次是北京市和浙江省。
⑴党和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对外开放?
⑵援疆热潮的掀起说明我国实施的哪些战略和政策?
⑶东部沿海省份积极支持新疆的发展彰显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
⑷你打算怎样为民族团结作贡献?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某初级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以“家乡发展我关注”为主题进行社会调查。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七嘴八舌]为使调查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班长就调查程序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小强认为,调查程序应该是: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查,搜集相关资料;②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③制定调查计划;④交流、展示活动成果。但其他同学一致认为小强的观点是错的。
(1)请你按社会调查正常的活动程序重新排序:。(只填写数字序号。)
[学以致用]同学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有些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路政公共设施被破坏现象时有发生等。小明同学要打电话给有关部门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可他母亲说这些事与他无关,不准他打电话。
(2)你认为小明同学可以运用学过的哪些知识来说服母亲?(至少四个角度。)
[畅谈收获]调查活动结束后,九年级(1)班召开了心得交流会。大家喜说家乡新变化,踊跃为家乡发展进言献策,交流活动体会和收获。
(3)请谈谈你参与这次调查活动的收获。
材料一: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劳动群众平等参与社会分配权益的基本保障。但是,分配结构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居民收入占比逐步下降,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等不断扩大。
材料二:“社会财富这块‘蛋糕’正在不断地做大,而如何让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让更多的人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切好这块大‘蛋糕’将是未来几年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并且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2)你认为在分配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请至少列举出我国政府要切好社会财富这块“蛋糕”的两点理由?
(4)请你为我国政府切好社会财富这块“蛋糕”提出至少两点合理化建议。
感受低碳,探究实践。小亮家准备搬进新居,需要购置冰箱、空调等家庭生活用具。小亮和几个同学来到一家电器商店进行考察,下表是他们了解到的相关信息:
相关链接
※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
※低碳生活,就是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
展智慧(1)根据低碳生活的要求,你认为小亮家应购买哪款冰箱?请你用两个具体实例对小亮家其他生活用具的购置提出建议。
探究竟(2)请你谈谈国家对节能产品给予补贴的理由。
悟道理(3)由以上信息及对问题的思考,你能得出哪些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虽然大大提升,但仍然存在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安居难等民生问题,仍存在大量贫困地区和人口,贫富差距依然比较突出。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家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社会保障的支出从2006年的2011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318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2006年的13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89亿元,增加10倍;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和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已超过1.6万亿元。
材料三:“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中,党和国家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结合材料一,我国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本途径是什么?
⑵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⑶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什么?
⑷社会上还有很多贫困家庭,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作为他们的同伴,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