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 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
(2)材料二“共产党一心救中国”的奋斗中,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在哪座城市爆发?1927年,谁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4)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宥新中国”。请写出标志新中国成立的事件?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2分)
【回味无穷的话语】“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文选》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做出的?(1分)此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3)在农村改革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分)
(4)请列举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4分),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分)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
国内生产总值 |
工业增加值 |
粮食产量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42亿元 |
1607亿元 |
30477万吨 |
343元 |
2007年 |
246619亿元 |
107367亿元 |
50150万吨 |
13786元 |
(5)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1分)从这一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分)
问答题(本题共10分)
(1)建国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2)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对外开放中具有影响的四项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顺应形势,开拓进取,把握机遇,化解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北京奥运会的空前盛况,标志着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杨洁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成就与经验》
请回答:
(1)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会议的航向?这一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2)在中美关系上,有的同学认为美国常常给中国制造麻烦,我们不应该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还有的同学认为中美关系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应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请你谈谈你的认识。
(3)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你说出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4)你如何理解“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为什么中国的外交会取得这样的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
1888年3月4日,《申报》发表文章指出:“今取士以诗赋时丈……是驱天下之人才,囿其心思才力,而置之于无用之地者也。故今之所谓士者,实游民之一也。为士者愈多,则天下愈坏。”
请完成:
(1)上述材料批评了我国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中所批评的这一制度是在何时被废除的?它的废除有什么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一一陈独秀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该运动有何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谁?其中“贼”是指谁?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孙中山手书的中国同盟会纲领,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孙中山在该
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创立民国”的革命目标最终是通过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实现的。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该运动中两位代表性人物的名字。